吕氏春秋文学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2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氏春秋》一书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糅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吕不韦编撰此书的目的是意欲《吕氏春秋》一书能成为秦国统一天下后的治国纲领。由于《吕氏春秋》一书成于多人之手,思想内容庞杂,故《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杂家”。《吕氏春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体系严密、风格多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吕氏春秋》因有着较强的政治色彩和实用价值,故学者在政治、思想、哲学、历史、音乐等领域的研究较多,而对其文学性的关注不够。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主要就《吕氏春秋》的文学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概述《吕氏春秋》自成书至今,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接受情况。分析《吕氏春秋》在不同时代受到重视或冷落的原因。第二章探讨《吕氏春秋》的成书。分析论证了吕不韦在成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对吕不韦的门客在编撰《吕氏春秋》中的作用也给予了分析。第三章分析《吕氏春秋》的结构特点。《吕氏春秋》有“法天地”的结构特点,全书分为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每览8篇;六论,每论6篇,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第四章论述《吕氏春秋》的语言艺术特点。对《吕氏春秋》的动词用法和其他词的活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吕氏春秋》的句型特点通过具体事例作了论述,强调其在继承中的创新;同时对《吕氏春秋》的修辞手法也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第五章研究《吕氏春秋》的论说特点,着重研究“言有象”、“事有比”这种论说方法在《吕氏春秋》一书中的运用。“言有象”、“事有比”语出《鬼谷子·反应》,是春秋战国诸子们大多采用的论说方法。《吕氏春秋》在吸收继承诸子论说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言有象”、“事有比”进行论证说理,不仅增强了论证效果,而且也使文章具有了极强的文学色彩。第六章解析《吕氏春秋》的文艺思想,主要对《吕氏春秋》“适”的审美观和“言意”论进行阐述。首先论述“适”的审美理论与哲学的“度”的相通之处,以及“中和之美”在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中的意义。其次论述“言意”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七章论述《吕氏春秋》寓言成就及影响。本章主要是从寓言的事例和寓言中的人物形象来分析。从《吕氏春秋》寓言对圣王贤相的歌颂可以看出,编撰者的政治理念和思想倾向。在《吕氏春秋》寓言所歌颂的贤人贤相中,孔子出现次数颇多,从此可以看出编撰者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吕氏春秋》作为先秦子书的结篇,字数达二十多万,是当时的宏篇巨著,在史学和文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遗憾的是研究者对其文学性研究很少。本文主要是从文学方面对《吕氏春秋》作一观照,对《吕氏春秋》的文学性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吕氏春秋》的文学性研究尽一点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本文将九十年代军旅话剧置于二十世纪戏剧史的总体流程之中加以考察、分析 ,描述并勾勒了九十年代军旅话剧在对中国当代军旅话剧传统继承、借鉴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新的审美趋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同时政府部门对全民健身的大力提倡,也直接促进了健身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但不同层次和地域健身俱乐部发展呈现不平
2014年,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下,轮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有喜有忧,轮胎生产和出口保持增长,但销售收入和利润下降,橡胶等基础原材料价格低位运行,但人工、能源、环保、资金、
刘崇德教授,著名词曲学家,1942年9月生于河北霸县,198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现任河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
作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姐夫及早年的文学顾问与终生挚友,克莱夫·贝尔以"有意味的形式"为代表的美学观对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小说实验产生了深刻影响。但伍尔夫并未陷入贝尔偏
<正>2006年,兵团超高产理论研究项目组继续在南北疆进行了棉花超高产的试验研究工作,在超高产理论与苗情诊断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建立,拉开了河南现代高等教育的序幕。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林伯襄先生把“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
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最大困难是词汇量少,逻辑思维混乱,语篇结构不合理。基于话题讨论对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本文探讨如何将话题讨论与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相
英语的非对比型强势主位结构的特点黄国文§1什么是强势主位结构从系统功能语法(如Hallidayl994,Fawcettl980inpreparation)角度看,英语中存在着一类可以称为“经验型强势主位结构”(experientialenhan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