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美术教育诠释路径与价值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nghua5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文化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蕴含着整个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民族精神和历史内涵,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其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必须经过开发、转化和利用才能发挥教育功能。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肩负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使命。将红色文化与美术教育进行融合,通过挖掘红色资源中的视觉符号和造型元素,探讨利用美术教育诠释红色文化的具体路径,使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审美性和形象性的转化,最终以美术课程的形式、创作表现的方法、教学过程的多元等途径来实现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本文的研究旨在以红色美术教育为载体,在初级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在美育中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崇敬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红色美术教育进行简要概述,说明该研究所针对的教育阶段范围,并分析了红色美术教育的内容、特征和课程资源,在分析中进一步整合红色资源的审美元素;第二部分指出红色美术教育具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对学生感悟红色文化和传承革命精神发挥独特的作用;第三部分通过对红色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反映出红色美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体现在美术教学中对红色资源的理解不够深入,美术实践中对红色资源的引入不够到位,美术课程中对红色资源的开发不够充分的问题;第四部分通过红色美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学校尚未形成红色美术文化的教育意识,红色美术教育资源的结构分布零散,缺乏对红色美术教育资源内涵的深入理解,美术教育者对红色资源的开发能力薄弱四个方面,从而为接下来解决问题进行路径研究;第五部分从路径层面探究通过拓展红色美术教育平台,构建红色美术学科体系,加强红色美术教育的条件保障,优化红色美术教学环境四条路径,将具有审美意义的红色资源转化为美术教学资源,实现美术教育对红色文化的诠释,以及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第六部分以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探讨红色资源在初级中学美术教学中实际运用的教学功效。
其他文献
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排放以及低效率的压力,在节能减排成为我国战略性发展目标的背景下,加快机械工业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型向低碳制造型的转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