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型课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推崇。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也特别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其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交流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笔者在对国内外合作学习理论和现状的研究基础之上,以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和群体动力理论为指导,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广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在当前开展的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误区,比如:小组构建、责任分工、评价方式等等,使合作学习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基于此,笔者对当前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有效合作学习教学流程,并在实际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级的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对比,对提出的合作学习流程是否有效进行了验证,同时也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关于合作学习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