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机制,对如何优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对商业银行风控水平的提高有借鉴意义。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信用和信用风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一般原因。
第二部分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特殊机制:一是产权结构的问题;二是金融市场融资结构过于单一;三是国有企业改革对银行的影响;四是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商业银行授信风险呈现多元化趋势;五是宏观信用管理体系的薄弱导致了我国系统性信用风险环境。
第三部分阐述了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信用风险依然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形势依然严峻。
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环境与西方商业银行的差距,提出了优化内控环境,完善内控体系,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具体建议。
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高风险量化水平、构建内部评级体系的设想。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控制环境,解决内部控制的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起全面有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