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撼了整个中国大地,让全体中国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在主要由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冰川加速融化等自然环境遭到不断破坏的大背景下,极端灾害如地震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几年来,地震发生的强度和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构成极大的伤害,地震巨大的破坏力,成为了人们避无可避的需要面对的课题。如何最大化的减少地震对人们的伤害,如何让设计来帮助乃至更进一步去救助人们,从而实现更好的自救和互救,这是21世纪设计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也是为社会奉献自己力量和爱心的有效途径。工业设计的根本任务是“最大化满足人的需求”,这就要求产品设计的出发点要“以人为中心”,充分体现产品对人的关怀。但是,在实际的产品应用中,设计者更多的是关注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忽略在特定环境下使用对象的内心需求,在人员伤亡数量最大破坏力巨大的地震灾害面前,人们往往由于个人力量的弱小而变得束手无策,甚至失去理智。因此,对能够体现人性化关怀设计的地震应急救助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应当引起广大设计者及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那么,什么样的应急救助产品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更好的自救,从而,减轻地震灾害对受灾人群的生理和心理创伤,是本次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是通过搜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我国地震应急救助产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人性化关怀的地震应急救助产品设计研究的理念。其次,对人性化的理念深入分析,并提出地震应急救助产品应该从人性化关怀的角度出发,体现产品对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关注。第三,对基于人性化关怀地震应急救助产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包括:人—环境—时间以及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生理、心理情感需求分析,从而,总结出共性和个性需求,达到产品能够满足更多的个性需求的功能。第四,本文的核心章节。提出了基于人性化关怀的地震应急救助产品设计的重点,并从人性化关怀的角度总结出了地震应急救助产品的设计原则。最后,通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地震应急救助产品设计实例上,为日后在实际的抗震救灾工作发挥作用。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如何实现地震应急救助产品人性化关怀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产品,帮助人们更好的自救和互救。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总结,确定应急救助产品设计的独特点,提出了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即功能模块化法、色彩、材料、结构、造型的人性化的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产品设计理论,指导设计实践。最终,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生理救助与心理救助同等重要。本文研究为地震应急救助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提供了方向,是一套合理且适用的理论,为后续的相关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