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性是中央银行灵活使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实现国内经济目标的有效保障。一国经济周期和中心国家经济周期不一致时,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会削弱央行宏观调控能力。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时期,深入探索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对中国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和增强央行宏观经济调控能力有重要现实意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不可能三角假说和两难选择不足以合理解释人民币汇率制度和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关系。因为中国采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中国存在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本文认为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时应区分利率政策独立性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独立性,并考虑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这样能够较充分地阐释汇率制度选择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不可能三角假说的基础上,本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探索不同汇率制度下,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和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利率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当一国存在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选择固定汇率制和中间汇率制,数量型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汇率制度弹性增加不一定会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浮动汇率制下,数量型货币政策具有独立性。利率政策的独立性不仅取决于汇率制度类型,还取决于美国利率的变动趋势和本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状态。本文建立计量模型探究汇率制度选择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实证分析得出四点结论:(1)结构突变点检验结合新外部货币锚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1999年至2017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出现过五次变迁,朝着弹性化的方向发展并表现出“去美元化”特征。(2)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因子增广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利率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独立性,但是影响两者的因素有所不同,利率政策主要受国外货币政策的影响,而数量型货币政策主要受中国外汇储备变化的影响。(3)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制度弹性增加确实不一定会增强中国利率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人民币汇率制度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效果会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变动、中国国际收支状态和外汇冲销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性更强。(4)美国货币政策和全球货币政策因子对中国价格因子的影响显著,对中国产出因子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不显著。日本和泰国的汇率制度改革经验表明,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中,灵活使用资本管制工具可减轻外汇市场干预压力,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制度改革时机选择不当容易引发金融风险并降低货币政策独立性。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会进一步给国内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中国国际收支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长期保持双顺差将成为历史。同时,随着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深化,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继续扩大,资本管制的难度会逐渐增大。中国是大国经济,央行必须保持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需要创造条件,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高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水平,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