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目前标准治疗是以铂类药物为基础,联合第三代新药(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的两药联合方案,总有效率为30.0%—40.0%,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0个月,1年生存率为40%。一线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疾病进展。二线化疗常用药物有多西紫杉醇、培美曲塞,疗效均不超过10%。近年多个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二线治疗的疗效不亚于化疗,且毒副作用较轻,但因其价格昂贵,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在某些临床试验中发现肿瘤组织的EGFR突变与疗效及无进展生存相关。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很少能够取到足够肿瘤组织用于检测,有少数研究发现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EGFR突变与其血浆中EGFR突变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血浆的检测,目前没有统一的方法学,且各种方法阳性率相差甚远。探索一种有效的、稳定的血浆EGFR检测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含铂化疗后失败的晚期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同时检测患者血浆EGFR突变,分析疗效与突变之间的相关性,探索EGFR突变对EGFR—TKIs疗效的预测作用。
[方法]:
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对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mg/d口服治疗,持续用药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用药后每2个月对患者进行CT扫描,进行疗效评价。对患者在服药前或疾病进展后各抽一次血浆,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浆EGFR的突变。从血浆中提取游离DNA,在TaqMan—MGB探针作用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和反应体系进行实时PCR扩增,循环结束荧光定量PCR仪显示扩增曲线。
[结果]:
30例病人均可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服药每2个月后行病灶部位CT检查,CR有2例(6%),PR有6例(20%),SD有14例(47%),PD有8例(27%),总有效率为27%,疾病控制率73%。复发患者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7个月,全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8个月,1年生存率为84.6%,2年的生存率为22%。血浆EGFR检测的结果,42例标本检测的结果均为阴性,没有检测到血浆EGFR突变。
[结论]:
吉非替尼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可用于含铂药物失败后的二线或三线治疗。本研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未能检测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中EGFR的突变。因此,本方法不适合用于临床预测疗效。应当积极探索其他方法学,或者其他探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