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钽修复兔节段性骨缺损“钽—骨”界面成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ouxiang123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X线、组织形态学(石蜡切片、硬组织切片、扫描电镜)、Micro-CT观察筋膜包裹的国产多孔钽植入骨缺损后“钽—骨”界面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修复能力,探讨筋膜包裹的国产钽-骨界面的成骨能力,从而为国产多孔钽在骨缺损修复、关节置换及骨性融合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材料准备及分组:将多孔钽材料制成直径为4mm,长20mm的圆柱体,选取45只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取分为3组,筋膜钽组:多孔钽+筋膜包裹组18只,钽组:单纯多孔多孔钽组18只,空白对照组:9只。2手术步骤及术后X线:取右侧前臂桡侧中段制作桡骨骨缺损(20 mm),将內植物嵌压植入缺损区。空白组不植入内植物。术后4、8、16周投照右上肢正侧位DR片。3取材及大体观察:各组实验动物分别于术后4、8、16周处死,取材。行形态学观察、硬组织切片观察、扫描电镜、Micro-CT;三个时间点空白对照组各处死3只行形态学观察。观察术后4、8、16周三个时间点各组骨缺损部位的大体愈合情况,评估各组术后16周时的修复效果。4多孔钽-骨界面组织石蜡切片常规组织学染色观察及毛细血管计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入材料与宿主骨界面新骨生长情况。观察材料内部新生骨再生情况及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处情况及毛细血管。5硬组织切片观察: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组织的分布及成骨细胞生长、分化、分布情况。筋膜钽组及多孔钽组随机选取术后16周切片6张,采用IPP 6.0显微图象分析软件对骨组织切片进行骨组织形态分析计量。6植入物界面扫描电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钽—骨界面毛细血管再生情况、骨组织及纤维组织生长情况。7 Micro-CT评估:于术后8、16周,筋膜钽组和钽组各随机选取3只标本,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多孔钽及周围骨质进行micro-CT扫描,并对16周标本行三维重建并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观察并分析各组中的界面及周围的骨质情况。结果1影像学观察:于术后4、8、16周三个时间将筋膜钽组和钽组实验兔X线观察见材料与骨质交接界处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两组材料与受体骨界面之间可以观察到低密度新生骨,没有观察到间隙、透明带及骨质溶解。2大体观察:术后4周筋膜钽组和钽组材料表面少量骨样组织形成,空白对照组标本缺损处清晰;术后8、16周筋膜钽组缺损部位逐渐被新生骨组织覆盖;钽组缺损部位也逐渐被新生骨组织覆盖,修复程度不及筋膜钽组,空白对照组标本缺损处未能修复,逐渐被纤维组织填充。3多孔钽-骨界面组织石蜡切片常规组织学染色观察及毛细血管计数:术后筋膜钽组及多孔钽组逐渐在钽-骨界面处形成新生的骨性骨小梁,新生骨组织逐步成熟。空白组骨缺损始终存在,洞壁可见纤维膜。同一时间点小血管数量分析显示:各时间点筋膜钽组小血管数量均显著高于钽组(P<0.05)。4硬组织切片观察:术后4、8、16周,筋膜钽组和钽组多孔钽界面新生骨及骨组织逐渐增加,并逐渐出现新生骨小梁并向多孔钽孔隙内生长,骨组织与多孔钽接触趋于紧密,骨缺损区域逐渐被新生骨样组织覆盖,新生骨组织与多孔钽结合越发紧密。术后16周两组标本经过骨组织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筋膜钽组及钽组骨小梁数目(Tb.N)差异在两组间未发现不同(P>0.05)。筋膜钽组骨体积分数(BV/TV)高于钽组(P<0.05)。筋膜钽组骨小梁厚度(Tb.Th)高于钽组(P<0.05)。筋膜钽组骨小梁分离度(Tb.Sp)低于钽组(P<0.05)。5扫描电镜观察:术后4、8、16周,筋膜钽组和钽组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钙盐沉积及新生骨及成骨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分泌的胞外基质逐渐将钽覆盖,孔隙内长入的新生骨组织逐渐增多。6 MicroCT扫描观察:术后8、16周筋膜钽组多孔钽与宿主骨之间的骨性连结逐渐变多,新生骨痂逐渐逐渐向缺损部位延伸,并与多孔钽形成整合。术后16周两组标本经过骨组织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筋膜钽组及钽组骨小梁数目(Tb.N)差异在两组间未发现不同(P>0.05)。筋膜钽组骨体积分数(BV/TV)高于钽组(P<0.05)。筋膜钽组骨小梁厚度(Tb.Th)高于钽组(P<0.05)。筋膜钽组骨小梁分离度(Tb.Sp)低于钽组(P<0.05)。结论1带蒂筋膜瓣可加速多孔钽修复骨缺损时再血管化进程。2筋膜瓣包裹多孔钽可加速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其促成骨作用显著高于单纯多孔钽。3筋膜瓣包裹多孔钽与宿主骨组织呈生物性结合,钽-骨界面结合程度高,为骨性结合。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THP-1细胞并加入小檗碱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100 ng/mL PMA和20 ng/mL IL-4将THP-1细胞诱导成M2型肿瘤相关
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片名的翻译在翻译界引起诸多非议 .过去的传统翻译理论把片名翻译归入丈本翻译门下 ,与书名翻译并列 ,因此 ,许多片名被视为“乱译” ,违
休谟的因果性理论历来是休谟研究的焦点之一。近些年,英美学界在研究这一理论时,出现了"新休谟争论"。争论一方认为,休谟是一个因果实在论者;另一方则对这种实在论观点提出了
作为当代美国极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深切关注美国黑人的命运和前途。文化身份的探求一直是莫里森作品中不变的主题。本论文试图运用后殖民理论中霍米·巴巴关于
目的:研究3D打印钻孔导板辅助先天性脊柱侧凸中具有严重形态畸形的椎体置钉,评价应用效果,并比较其与徒手置钉组在置钉准确率上的差异。方法:从我院2015年12月以前收治的先天
气固两相流研究涉及广泛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对其关键参数进行在线测量,进而实现过程的优化控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静电法由于传感器具有
本研究以燕麦散黑穗病菌(Ustilago avenae)和坚黑穗病菌(U. levis)两种黑穗病菌为研究对象,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17种杀菌剂和16种生防菌对病原菌冬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及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化”已逐步成为现代企业在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在企业信息化领域内的发展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几十年来的学习与摸
目的:对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严格质量评价和综合分析,系统评价其效果及不良反应,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目的:通过Hulth方法建立兔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动物模型,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KOA动物模型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和显微结构的改变,关节软骨中Ⅱ型胶原、蛋白多糖、MMP-13及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