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已经进入系统性调整阶段,其中,经济增速换挡,产业结构升级,内外部需求平衡打破,和经济政策取向转变已经成为了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核心特征。经济L型拖平长尾的出现预示着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一轮增长型长波已然结束,这意味着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周期波动的主体形态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革。有鉴于此,本文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下的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研究者明晰当前经济周期的主体形态、当前经济周期驱动因素的转变以及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认知与判断。全文研究可分为如下六部分内容: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意义、选题背景,经济周期的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本章总结了如“大萧条”、“大缓和”、“大衰退”等典型经济周期的主体特征,同时发现中国经济新常态时期所面临的经济L型拖平尾部平面并不同于以往任何国家任何历史时期的经济周期形态,其具有很强的独特性。第二章对经济周期的趋势性特征及其与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描述性探讨。结果发现“新常态”时期下,经济周期形态较以往发生了重要改变,具体表现为经济周期期限结构拉伸,增速波动率明显降低,并且整个周期在收缩阶段具有明显的拖平长尾形态。而就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而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的二十年间,出口导向型增长与投资拉动型增长依旧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而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经济增长与世界经济增速的协变性较强,说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来自世界范围内的产出冲击,贸易变动与金融传染对我国的影响将越发强烈。第三章中,我们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自平滑特性和区制转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011年后,我国经济波动率明显下降,并且经济增长的自平滑意愿也同样随之下降,说明政府已经适度放宽了对GDP增速的追求,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第四章将我国经济周期置于世界经济周期当中,探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特征,结果发现在本轮经济周期中,世界经济增速的增长能够在短期内起到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但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影响程度较弱。这意味着“现代衰退”问题只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在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并不能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影响。因此,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应该更加关注调整自身结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适应新时期经济环境。第五章采用DSGE模型和TVP-VAR模型研究了对各主要驱动因素对产出影响的时变特征进行进一步检验,结果发现:技术冲击和名义利率冲击对实际产出的影响较大,财政支出冲击的影响次之,而固定资产投资和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弱。这再次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投资低效率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背离等结构性问题。第六章中,我们利用带有混频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周期以及通货膨胀水平方面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有效性,财政政策针对非预见性的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良好的调控效果。而就物价水平而言,利率对CPI的调控更加灵活,而M2的调控则具有长期性。财政手段对物价水平的调控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