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危害一直鼓励人们不断地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减少术中异体输血。术前采集自体血,术中细心的止血,术中及术后失血回输和术中严格掌握输血的指征均可用于减少术中同种异体输血。近年来,随着对血液稀释机理研究的逐步深入,术前血液稀释(Hemodicution,HD)已成为目前临床节约用血常用而有效地方法之一。主要有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ncic Hemodilution,ANH)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yolemic Hemodilution,AHH),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血液保护方法,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减少血液污染,比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更具有优越性,临床应用逐渐增多。6%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l Starch,HES)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新一代人工胶体。扩容效果好,维持循环稳定时间长,输注后能明显改善微循环灌注和组织氧供,并且有独特的毛细血管渗漏封闭效应,且不良反应少,过敏反应低,是目前血液稀释和容量治疗较理想的血浆代用品。进口HES(万汶)和国产HES(泽沐)在国内上市,广泛用于容量替代治疗,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HES)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时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国产HES组(泽沐;HESa即A组)和进口HES组(万汶;HESb即B组)和乳酸钠林格液组(即C组)每组20例。入室气管插管前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8ml/Kg补充禁食水的生理需要量。全麻诱导插管后输入HESa或HESb或乳酸钠林格液20ml/Kg,(25±5)min内输完,分别观察输注平衡液毕(To),输液AHH后(T1),AHH后30min(T2),AHH后60min(T3)的Bp、CVP、HR、Hb、HC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1、一般资料:三组病人年龄、体重、基础H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AHH后的HCE都降低至30%左右,达到中度血液稀释。3、与AHH前相比,AHH后A和B两组患者PT、APTT均明显延长两组FIB均明显下降,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FIB明显低于C组(P<0.05)。4、血流动力学改变:SBP、DB P、HR、CVP在T1时间点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患者的HR在T1~T3时较To均有所升高,SBp、DBp、在T1时较To有所升高,在T2、T3时较To有所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T1~T3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在T3SBP和DBP明显降低(P<0.05),HR在T3时高于A组和B组。5、Hb、HCT各指标变化:三组患者的Hb、HCT,在T3与To比较有所降低P<0.05,A组和B组组间比较Hb、HCE、To、T3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HCT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1、术前AHH可扩充血容量,增加机体对失血的耐受性,有效减少异体血输注。2、国产HES与进口HES一样具有良好的扩容作用,是理想的血浆代用品。3、6%羟乙基淀粉130/0.4对患者凝血功能有一定程度抑制,大剂量应用时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