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时期高校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竞技体育在未来的中国竞技体育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我国高校田径竞技水平的提高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我国高校田径教练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建议。1结论:1.1影响我国高校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因素是:训练实践、专业学习与教育、体育环境和体育遗传因子;这与所查阅文献中影响能力的因素(遗传、教育、环境、实践活动)的结构体系相吻合。1.2影响我国高校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因素按其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训练实践、专业学习与教育、体育环境和体育遗传因子,它们的贡献率分别为:44.536%、19.580%、18.213%和8.803%,累计贡献率达91.131%。反映出训练实践是主要的影响因子。1.3高校田径教练员的执教能力与4因子影响有很大的相关,相关程度依次为:“训练实践”因子(0.797)、“专业学习教育”因子(0.789)、“体育环境”(0.611)和“体育遗传”(0.599)因子。教练员执教能力与每一因子中的各指标之间也有较大相关。1.4高校田径教练员不同执教能力之间与“训练实践”、“专业学习与教育”和“体育环境”因子平均得分的差异性显著;与“体育遗传”因子的平均得分无显著性差异。2建议:2.1高校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影响冈素的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学者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要以影响能力的因素为着手点,从遗传、教育、环境、实践活动等方面出发,对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2.2要想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在注重训练实践因子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专业学习教育因子、体育环境和体育遗传因子的影响。在教练员选材方面,先天的素质虽然是基础,但后天的培养最为重要。2.3在高校田径教练员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教练员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在理论的引导下返回到实践中指导具体的工作,从而提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2.4加大高校田径教练员进修或岗位培训的工作力度。可以采用邀请国内外知名教练员讲授经验,加强沟通与交流,还可以采用“走出去”的办法,组织教练员到国内各大职业俱乐部,甚至国外优秀职业俱乐部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2.5加强体育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