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并发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其差异,分析其并发RF的危险因素,同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于我院住院的ILD患者291例,将其分为伴RF组(98例)与不伴RF组(193例),分析比较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结果,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该模型进行评估。结果(1)5年期间,ILD并发RF的患者占所有ILD住院患者的33.7%,与不伴RF组相比,伴RF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增高(为17.3%)。(2)两组患者在吸烟指数、咳嗽和气促的发生率、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水平及是否合并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肺部感染或呼吸系统其他慢性疾病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病例组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的症状急性加重时间、白蛋白水平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低于对照组。(4)病例组患者疾病分型多为特发性肺纤维化,而对照组多为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胸部高分辨CT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病灶,多伴新发磨玻璃影(P<0.05)。(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常住地、肺动脉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症状短时间内急性加重、有气促表现、CRP升高、胸部CT弥漫性病灶、胸部CT磨玻璃影、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等是ILD患者并发RF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95%CI:0.805~0.903),灵敏度为67.1%,特异度为89.5%。结论对于短时间内症状急性加重,且以气促为主要临床表现,伴血CRP水平升高,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弥漫性病变,伴新发磨玻璃影,或合并心血管病史、肺部感染的ILD患者,应提高警惕,因为此类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可能大,住院死亡率极高,最终结局差。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于ILD患者是否会发生RF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