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始于"中国流行音乐评论的困顿与希望"。困顿,指乐评人的集体缺位。长期以来,导致该现象的二点原因未能引起业界应有重视——我国缺乏健全的音乐评论保护体制,尤欠稳固的评论渠道、阵地;专业音乐学者与业余评论人各自为阵,跨学科交流的缺失大大影响了音乐评论产出的数量与质量。笔者对此前三十年间华语流行音乐评论的文化生态做了史料性梳理,并独辟蹊径,介绍了业余乐评人写作路径、言论阵地,以及介入音乐产业的模式。而后,引入本文论述中心——李皖其人,着力介绍其鲜为人知的生平、教育背景、二重职业身份。第二章,简要回溯李皖的乐评写作生涯,探析李氏乐评的写作初衷、媒体阵地、聚焦重点,为理解、评述李皖乐评提供必要背景环境。随后,以李皖至今出版发行的11部乐评集锦作为研究主体,探讨其评论对象的地域、体裁、风格特征,并一窥乐评人李皖的艺术旨趣、写作意旨。最后,笔者分出笔力,论述两部"非主流"乐书——《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六十年三地歌》与《人间、地域与天堂之歌》,分析李皖写作大部头音乐专著的视域、能力与使命感。第三章则聚焦李皖个人的文论特点,谈论笔者对李皖文字风格的理解与不满足感。他的乐评具有"甜的外观,苦的内质",善于提炼共性与特性,长于歌词文本解读。他的行文角度灵活多元。这种恣意不拘束的文风得益于两点:评判立场游走于主位、客位之间,既张扬个性、不畏下断语,又严苛公正、言之有物;他倡导通识教育,字里行间闪烁着新闻人、美学家、社会学家、史官、诗人五重身份的多维观照与真知灼见。他的乐评语言婉丽清新,具有幽默、机智等修辞特点。此外,他对口语(甚至方言)写作的偏爱,对动词的别致把握,使其乐评生动灵活、跃然纸上;诗化语言的运用,更是增添了文字的深度、可读性。第四章重点论述李皖的流行音乐美学。他将流行音乐作为艺术品严肃对待,关注流行音乐的"美" "理" "真",推崇"真诚美学"。兼为"业余诗人"与"业余乐评人",李氏乐评于流行音乐中的"诗、词、歌"关系颇具见地。他认识到流行音乐的文本不能简单等同于歌曲歌词,还包含许多复杂的音乐元素;歌词与诗歌的差异极为显著,但部分摇滚、民谣歌词达到了诗歌的艺术高度,值得引起学者、诗人的重视;诗、歌同源,而后经历漫长的分离,终于在民谣、摇滚二种流行音乐形式中重新融合。有别于诸多乐评人的是,李皖始终秉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与评论对象保持安全距离;他长逾二十年的乐评写作始终贯彻着知识分子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