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对于农业发展问题十分重视,2004-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在“三农”上。据2015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已实现了十二连增,农产品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在此基础上,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已经由农产品总量不足转变为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然而,转变农业生产结构的经营方式必然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需要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进行深层的探究。因此,如何有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成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探索了在当前历史转型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并着重于构建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式来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参考相关文献后,本文对本体论、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区域农业经济等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对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涉及的相关理论做了简要梳理。在参考学者相关研究和江西省某区域的农业发展实际状况后,本文提取了四个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因素,分别为价值提供、客户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以及财务核算。最后,本文在本体论等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型,利用e3-value软件对江西省某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型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从而促进区域农产品的价值交换,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本文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进行了剖析,并结合研究数据对江西省某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仿真,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