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之要在于知道”——政治哲学视野下的荀子认识论思想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adonaargen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身处于一个“圣王没,天下乱,奸言起”的乱世,其哲学思考也围绕着如何“去乱被之以治”并最终建立起一个符合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秩序的问题进行。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荀子看来即是获得对“礼义之道”的正确认识。可以说荀子的认识论思想在其“天生”与“人成”、“人性论”与“礼义论”等有张力的思想观念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也始终是为其政治理想所服务的。因此本文试图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荀子的认识论思想进行探索与梳理。
  本文首先指出荀子将社会的脱序与混乱归结于各国的主政者与各怀异术的诸子未能获得关于“礼义之道”的正确认识,荀子甚至认为正是他们关于“道”的错误的认识加重了社会的混乱。因此荀子在强调“知道”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对“异端曲说”排除。紧接着下一部分论述了荀子认为阻碍人们获得关于“道”正确而全面认识的“弊”,以及它的产生原因与具体表现。指出了结合认识方法与修养方法的解决方案即:“虚壹而静”。并通过讨论“知”与“学”在荀子认识论思想中的区别与联系来强调“师法”在荀子认识论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文章最后一部分讨论荀子在运用“名”这一关于“道”的知识的载体与认识工具时,出于其排除“异端曲说”以统一思想的政治目的,对“名”的定义以及对其使用范围所进行的界定。并进一步指出荀子认为仅仅通过对“名”的使用还不足以表述关于“道”的认识,还需要通过“辨说”来更完整的承载它,同时说服引导他人获得对“道”的正确认识。最终通过统一关于“道”的认识,为建立起一个统一而“正理平治”的社会秩序的目的服务。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