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清脂通脉颗粒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及肝脏中微小核糖核酸33(miR-33)、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BCG1)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观察各指标之间的联系,并对防治由高脂血症引起的AS药物的最优配比剂量进行深入探讨。材料与方法:1.选取144只SPF级大鼠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144只大鼠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2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清脂通脉组(均匀设计法分为10组),共计12组。所有实验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各组进行造模,具体方法为注射维生素D3+复合高脂饲料喂养,正常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给予常规饲料喂养。2.实验进行9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取材,检测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利用PCR法检测肝脏中miR-33、ABCA1、ABCG1相应基因的表达水平,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BCA1、ABCG1的表达水平。结果:1.各组大鼠血脂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模型组中的TC、TG、LDL含量明显增高(P<0.01),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清脂通脉颗粒各组可以很好的降低血清中TG含量(P<0.01),在TC的检测中,我们发现组3、7、8、9、12含量显著降低(P<0.05),组5、6、8、11、12的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组检测后还发现,LDL-C含量明显降低分别是第3、7、8、10、12组;剩余各组的TC、TG、LDL-C含量降低不明显,HDL-C含量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清脂通脉颗粒组ABCA1,ABCG1在肝脏中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清脂通脉颗粒组ABCA1,ABCG1在肝脏中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3.各组大鼠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清脂通脉颗粒组miR-33在肝脏中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ABCA1,ABCG1在肝脏中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清脂通脉颗粒组miR-33在肝脏中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5),ABCA1在肝脏中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ABCG1在肝脏中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1.通过血脂检测可以得知,组8(最优剂量组1)、组12(最优剂量组2)在调脂效果方面优于其他中药组。2.运用清脂通脉颗粒可以抑制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miR-33基因表达,并且可以促使ABCA1、ABCG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3.胆固醇的逆转运可能是通过运用清脂通脉颗粒抑制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miR-33的基因表达,升高ABCA1、ABCG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来完成的。4.清脂通脉颗粒防治AS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脏组织中miR-33基因的表达,升高ABCA1、ABCG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加速胆固醇向外周组织流出的速度,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