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土作为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象征着国家尊严,是国家与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国际法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因素,使得一些土地(如偏远的岛屿)处于争议状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一些国家的野心也在增长。他们通过战争、外交舆论等方式制造事端、混淆视听,以达到侵犯领土的目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一些领土争端问题。最典型的就是东南沿海的岛屿主权争端了。首先要明确何为“岛屿”。四面环水,高潮时高于水面,自然形成,陆地区域,这是岛屿的四大因素。与我国有海域争议的国家有8个,涉及到的岛屿包括:钓鱼岛、琉球群岛、黄岩岛、中业岛、西月岛等等。钓鱼岛和黄岩岛是东海问题与南海问题的典型。历史上,钓鱼岛一直是中国的领土。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顺利侵占了觊觎已久的钓鱼岛。二战结束后,日本理应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归还侵占的领土。但是在美国的参与下,美日通过《旧金山对日和约》《归还冲绳协定》将钓鱼岛列屿交付日本控制,这是毫无道理的。隶属于中国南海中沙群岛的黄岩岛也一直是我国的领土,在过去从未有任何国家提出质疑。但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有了美国的“撑腰”,菲律宾开始了赤裸裸的挑衅,甚至引发了2012年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通过查找大量的资料,从历史上与法理上论述了钓鱼岛和黄岩岛属于中国这一事实。此外,还通过国际上的诸多案例,分析了有效控制规则的内涵、判定标准与其他相关原则,印证了其对于国家间领土主权争端的重要性,即控制就是占据主动。并详细分析了印尼与马来西亚主权之争和日韩独岛之争,借鉴了一些成功经验。通过查找大量的史料与学术著作,运用了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得出了中国解决东海与南海问题的方法。从维权和舆论入手,维权包括推进法治建设、加强海军力量建设、设立行政区划,舆论包括积极开展外交活动、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收集证据并做好宣传工作。希望中国能够早日和平解决与邻国之间的主权争端,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