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便捷的、具有数字化、碎片化、泛在化特点的学习方式,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笔者有幸参与了山西大同大学2012年举办的首届微课教学竞赛过程,高校教师的微课作品引发了笔者对微课教学应用的思考,为此,选择本课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从大同大学参赛的47个微课作品中选取了25个不同类型的微课作品,对其创作者进行了提纲式访谈。从中获知,初次接触微课的高校教师关心的首要问题是技术方面的,其次是教学设计方面的。他们在参赛后感觉到,“微课”的典型特征是“微”,本质属性是“课”,教学设计是影响微课制作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对25个不同类型的微课作品从作品规范、教学安排、教学效果及网络评价方面进行了内容分析,揭示了地方高校微课制作的特征,主要是作品技术规范较差,图像较为清晰,视频画面缺乏必要的字幕提示;教学编排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学视频点击率较低;教师教态、特别是驾驭教学能力一般。 选取大同大学文学院刘晶老师的《新闻敏感与伦理道德》(获山西省微课竞赛二等奖)微课作品和东南大学马涛老师的《沥青路面轴载换算》(获全国微课竞赛一等奖)的微课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全国获奖的微课作品微课具有图像清晰稳定,教师讲述声音洪亮清楚;紧扣主题,简洁明了;教学效果好,网络点击率高的特征。 2014年参与大同大学刘志华老师《教学系统设计》省级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和课程组的老师们一同制作网络课程资源,帮助老师设计和录制系列微课作品,参与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改革,运用模糊综合判断法对系列微视频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总结了以微课为核心的6种教学模式,即基于“系统分析”思维方法的教学设计、基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基于个性化学习的教学设计、基于知能并举的教学设计、基于“多维-立体-交互”式平台的教学设以及基于“开放、互动、共享”的教学设计。 运用行动研究探索微课应用于日常教学的教学运行机制和实践操作模式。教学运行机制为课程团队填报申请书——学院组织评审、答辩——教学实践——学院组织中期检测、评估——课程团队反思、修正——教学实践——总结性评估;实践操作模式:学生线上学习、教师课堂精讲、师生课内交流、教学情境训练、成果汇报评估等。 梳理了微课与MOOOCs的关系、与翻转课堂的关系、与泛在学习的关系,理清了高校微课教学设计的基本规律,描述了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状况,为地方高校微课教学制作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