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S/脱氮硫杆菌杂化体系的光电营反硝化过程及机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硝酸盐(NO3-)是水体中的主要含氮污染物,其污染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水体中NO3-的去除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生物法因具有运行费用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生物法指微生物利用电子源将NO3-还原成N2的过程,该过程被称为微生物反硝化。根据提供的电子源种类,微生物反硝化分为异养(有机碳)和自养反硝化(氢气、硫等)两大类。然而,水体中常常存在着这两类电子源缺乏的问题,限制着微生物反硝化的发生。
  近年来,光电子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电子源,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2016年,杨培东课题组在Science上首次证明,醋穆尔氏菌(Moorella thermoacetica,M.thermoacetica)能直接利用CdS半导体产生的光电子,将CO2转化为乙酸。随后,多篇报道也证实了光电子直接驱动微生物代谢的可能。然而,反硝化菌能否直接利用光电子进行反硝化作用却未曾报道。鉴于当前研究的空白,本论文第二章构建了一种半导体-非光合自养反硝菌杂化体系,证实了自养反硝菌能够直接利用光电子进行反硝化作用,该过程也被称为光电营反硝化(Photoelectrotrophic denitrification)。其次,半导体的激发不仅产生光电子,也会生成大量的活性氧物质(ROS),这可能会抑制反硝化过程中对氧气敏感的N2O还原酶,从而导致N2O释放。因此,本论文第三章通过分析反硝化过程中多种抑制因子对N2O还原的影响,揭示了在半导体-微生物这一特殊体系中N2O的释放机制。由于半导体-微生物杂化体系为近年来新兴的体系,光电子在半导体-微生物间的传递机理仍未明晰,因此在本论文第四章,采用了电化学、光谱学、分子生物学等分析技术,揭示了光电子在半导体-微生物间的胞外电子传递机制。
  综上,本研究构建了一种非光合自养反硝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与半导体CdS的杂化体系(T.denitrificans-CdS杂化体系),验证了在无传统电子源存在时的光电营反硝化过程的发生,揭示了该过程中N2O的释放机制及光电子的胞外转移机理。结论如下:
  (1)首次构建了T.denitrificans-CdS杂化体系,证实了该杂化体在不存在含硫电子源时,在光照下具有还原NO3-的能力。NO3-还原的主要气体产物为N2O,占72.1±1.1%。其次为N2-N,占2.7±0.3%,N2O在气体产物中的比例高达96.4±0.4%。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证实,相对于对照组,T.denitrificans-CdS光照后编码反硝化酶基因(narG、nirS、norB、nosZ、nirB)的相对转录丰度呈现显著性上调。在NO3-还原过程中,光电子为驱动T.denitrificans的主要电子来源。
  (2)证实了T.denitrificans-CdS体系对NO3-投加浓度十分敏感,当NO3--N初始浓度从1.1增至13.5mg/L,N2O/(N2O+N2)比值也随之增加,从1.0%增至95.0%。该过程除了常见的中间产物亚硝酸(FNA)抑制外,ROS(·OH、O2-·、H2O2)也是影响N2O释放的特殊因素。相比于ROS对NO3-还原步骤的抑制,ROS对N2O还原步骤的抑制更为强烈。当起始NO3--N为13.5mg/L时,FNA、H2O2、O2-·、·OH对抑制N2O还原的贡献率分别为<70.2%、>15.0%、>5.4%、1.3%。当起始硝酸盐浓度增加时,编码N2O还原酶的nosZ基因的相对转录丰度也呈现了显著地下调,这也从基因水平证实了N2O还原酶的抑制表达过程。
  (3)采用电化学手段观察到T.denitrificans-CdS体系中光电子能被T.denitrificans吸收的现象。光照后,T.denitrificans-CdS在-0.16V和-0.34V处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表明T.denitrificans-CdS光电营反硝化过程产生电活性物质。结合二维红外光谱分析显示,T.denitrificans-CdS光照后新出现了2个细胞色素c基团的吸收峰,但血红素环(1575cm-1)、腐殖酸的νs(C-O)和δ(O-H)(1401cm-1)、胺和脂质的δ(C-H)(1336cm-1)的吸收峰强度逐渐减弱,基团变化顺序为血红素环→腐殖酸的νs(C-O)和δ(O-H)→胺和脂质相关的δ(C-H)。随后,胞外蛋白的光谱测定和分子学分析显示,相比于对照组,T.denitrificans-CdS光照后细胞色素c含量提高了3.2倍,其中细胞色素c552(~20kDa)表达增加,但细胞色素c1(~32kD)和亚硝盐还原酶(~65kDa)表达下降。
其他文献
【摘要】水资源是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造福人类的大事。而当前我国存在着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遭到污染和破坏等现象,要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本文就重点分析水文水资源利用及推广问题。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利用推广;措施  水资源的利用和推广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大事,随着对水资源研究技术的进步,我国在水资源理论研究和推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
期刊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2020年初,由于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各行业均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冲击,也正因如此,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得到凸显。本文详细描述作者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严峻的防疫形势下,设计并开发了研究生身份在线验证系统,从而服务于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际应用案例。
  论文首先对现阶段已有的人脸识别技术的理论、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分析。常见的用于人脸识别的深度模型有Vggnet、Inception、Facenet、Re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的责任重大,施工难度也非常大,在施工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缺陷,如错台、蜂窝、裂缝、气泡、架空等问题。施工是人力和机械、设计等多重因素共同进行的,出现质量缺陷在所难免,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并尽快找出对应的解决办法进行补救。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质量缺陷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应总结了相关处理办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缺陷;成因;办法  引言: 
期刊
【摘要】墨玉县作为我国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一大重要地区,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相应的基層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也必须根据时代变化,不断创新自身的工作做法。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对墨玉县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创新进行了深刻的探析。  【关键词】墨玉县;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创新  一、墨玉县基层水利工程的概述  墨玉县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和田地区,全县面积为2.56万平方公里,其中
期刊
中国的大城市路网一般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四级道路组成,各等级道路由于功能及性质不同其路网宏观交通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对于环绕贯穿城市中心城区的快速路和主干道,由于其交通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重复而汇集大量的交通流,导致路网发生区域性的拥堵。本文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宏观基本图模型对不同等级道路网的交通流宏观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设计相应的管控措施,使交通流在不同等级道路上合理分配,从而缓解路网的区域性拥堵。
  首先,本文以路网交通流宏观基本图模型(Macroscopic Fundamenta
【摘要】现代化城市给水管网调度系统的技术构架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营业收费管理系统、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管网模型、SCADA系统和供水优化调度专家决策。本文从在这些方面对现代化城市给水管网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供水管网;管网模型;调度  引言  随着人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越来越好,在城市建设中形成了复杂的城市管网系统。为了适应供水企业的发展,利用全自动化和控制方法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面积迅速增大,城市供水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若按照传统的方法来设计安排和监控供水系统,那么工作量将变得非常庞大,难以实施。因此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设计建设城市供水系统会极其方便,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本文简要概述了城市供水行业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原则,细致分析了此系统的组成方式,说明了当前供水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探究给出解决建议,希望对系统的建设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事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而地基处理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地基处理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本文分析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关键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建筑物;土质结构  引言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施工中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地基处理,可以说地基处理技术对整个工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基处理技术
期刊
微生物在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富含砷的环境中逐渐演化而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微生物除了进化出各种抗性机制来适应有毒砷环境外,还进化出可以利用砷作为能源物质的代谢机制。研究微生物的砷抗性和砷代谢机制对全面了解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为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以福建龙岩紫金山金铜矿矿区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具有高砷抗性的类芽孢杆菌NC1(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NC1)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理生化表征,并结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混凝土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所以,必须要不断的进行优化,解决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且,加强水利工程中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并及时的解决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问题,懂得结合新的社会形势,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本文浅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