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兔VX2肝癌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前的DWI成像特征,放疗后DWI成像特征、Bcl-2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成功制成4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癌模型,2周后采用1.5T MR扫描仪依次行常规MR平扫、分别取b值100、200、300、400、500、600 s/mm2行DWI扫描。待肿瘤直径≥10mm时,随机抽取28只瘤兔行三维立体定向适形单次放疗,放疗剂量为10~20Gy,将放疗后28只瘤兔随机分成四组,余12只未行放疗瘤兔作为对照,随机分配到各组中。于放疗后1天、5天、10天、15天分别行MR常规扫描及DWI扫描。分别测量放疗前后VX2肿瘤瘤体、正常肝脏感兴趣区(ROI)ADC值,并计算放疗后两者ADC比值(VX2肿瘤/肝脏)。标本行Rt-PCR法测定Bcl-2凋亡基因的表达情况,计算相对灰度(Bcl-2/β-actin),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瘤体及肝脏ADC值、肿瘤与正常肝脏ADC比值及相对灰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40只兔肝癌模型共发现48个瘤灶。在DWI图上,瘤灶信号均高于周围肝实质,在ADC图上瘤灶呈低信号。当b值为100、200、300、500、600 s/mm2时,VX2瘤组织ADC值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当b值为200、300、400 s/mm2时,VX2瘤组织ADC值无显著性差异(P>0.01),当b值取300、400、500、600s/mm2时,正常肝组织ADC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后1天、15天放疗组分别与对照组的ADC比值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后5天、10天放疗组分别与对照组的ADC比值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时间点各对照组ADC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放疗组ADC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放疗后1天放疗组与对照组Bcl-2基因相对灰度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177),放疗后5天、10天、15天放疗组分别与对照组的Bel-2基因相对灰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各个时间点Bcl-2基因相对灰度无显著性差异(P=0.515,)。ADC比值与Bcl-2基因相对灰度相关分析认为两者呈显著性负相关(r=-0.493,P<0.01)。
结论:DWI既能通过不同组织的不同信号强度来观察解剖,又能通过测量ADC值对组织水分子运动及细胞结构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并且DWI可以反映兔VX2肝癌放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子水平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