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词律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awn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的格律研究是词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于词的格律研究也会涉及到词调、词体、声律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忆秦娥》词调的格律为研究对象,对唐五代至明代所有《忆秦娥》词作进行穷尽式研究。主要通过对这些《忆秦娥》词的平仄、句式、韵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试图从格律方面入手对《忆秦娥》词体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忆秦娥》一调受到历代词家的青眯,李白所作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为何该词调有如此魅力,本文试图从格律的角度来进行探讨。洛地先生曾称,《忆秦娥》是一个“典型”的词调。为了探究其“典型”之处,首章主要对《忆秦娥》的句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我们首先将《忆秦娥》的各类句式进行了归纳,然后以《钦定词谱》为标准,将所有《忆秦娥》词作及其词句与《钦定词谱》所列词体进行了对比,发现其词句大多数都符合《钦定词谱》的平仄规定而且很多句子都是合律的,所以接着对《忆秦娥》词律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可以发现,《忆秦娥》在句式上兼用奇偶言且长短句并用,而且其所用的词句基本上均为律句,所以《忆秦娥》作为早期词调,其句式、格律较为“典型”。韵文之所以为韵文,关键在于“韵”,所以第二章主要是关于韵的研究。通过对《忆秦娥》的韵位、韵段及押韵情况的研究,掌握了该调的韵式特点。作为早期的词调,《忆秦娥》从单押仄韵扩大到平仄韵皆可,从一韵到底扩大到可以换韵,从单押入声扩大到了四声分押,从分押又扩大到了可以混押,其押韵方式较为多样。此外,还可以发现词人在选韵上的一些共性及择韵与声情方面的联系。根据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忆秦娥》作为早期词调,其韵式之独特。通过对《忆秦娥》词律进行全面的研究,增进了对其词体的认识。因此,本文最后一章主要探讨了《忆秦娥》的词调体式。作为早期的词调,《忆秦娥》在词调分体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所以我们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及早期同类型的两个词调的词体情况,在文章最后探讨了早期词调变体的基本规律。
其他文献
洪洞方言处于中原官话与晋语的过渡地带,《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2012)将其归入中原官话汾河片平阳小片。研究内容方面,以田野调查的方言材料和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共时层面描写洪洞县内共计六个方言点的语音系统,对比了洪洞方言内部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的差异;再从历时角度探寻洪洞方言语音内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然后综合比较分析洪洞方言与霍州方言、临汾方言和汾西方言在语音上的异同,探讨语音特点的
学位
语篇体裁的概念源自genre一词,体裁分析最初应用于修辞学、文学理论领域;近三十年来,随着话语分析与篇章语言学学科研究的深入,语篇体裁这一概念被正式引进语言学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裁分析理论的研究对象就以论文摘要为主,而且由于该理论起源于外语,将该理论用于汉语文言文语篇的研究微乎其微,因此本文试图对体裁分析在古汉语文本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一次有益的探索。北宋沈括所撰《梦溪笔谈》,其中的自然科
学位
传统修辞学将隐喻与转喻视为语言的点缀,强调它们修饰语言的功效。事实上,隐喻与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们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与概念体系之中。隐喻基于相似性的在两个概念之间形成映射,转喻则基于邻近性(相关性)在同一认知域内完成映射。隐喻与转喻的区别显而易见,但这并不代表着二者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限。“隐喻-转喻连续统”理论认为传统定义下的隐喻和转喻可以视为“隐喻-转喻连续统”两端的类
学位
越来越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进入恢复期,恢复期常见症状的管理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已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相关诊疗规范多为专家共识,且尚无中西医结合管理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成立指南工作组,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人群进行问卷调研,确定9个临床问题,在系统全面研究证据梳理基础上,综合考虑证据质量
期刊
本文以沁水城西片的中村镇、辛家河村和张村为方言调查点,概括说明三点方言的语音特点和历时语音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对三点方言的语音进行比较,并将三点方言与周边方言进行比较,剖析辛家河村方言和张村方言语音的过渡性特征。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一,简要介绍沁水县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人口概况;二,界定沁水县城西片方言的归属并介绍沁水县城西片方言的研究现状;三,说明研究方法、语料
学位
<正>统编版六上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单元中编选的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展现了鲜活可感的画面,具有极强的代入感,是学生朗读品味语言、想象感知画面、体悟写作方法的典型范本。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一碧千里"看似简单,理解起来对于六年级学生也毫无难度,但其背后所展现出的草原天高地阔、草绿丘美的特点以及文中所蕴藏的写作方法,却非常值得学生深入探究。教师可以将其与"想开去"的语文要素联系起
期刊
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大的城市,既吸收了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经验,又有所完善和创新,整体上恢弘壮阔,臻于极盛。城内分布着规划严整的109个里坊,每个里坊名称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既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成果在语言形式上的呈现,也承载着古代物质、制度、精神等多方位的文化信息。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研究隋唐长安城里坊名称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介绍了:选题
学位
柳林县李家湾乡地处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的东部,属于晋语吕梁片汾州小片,目前关于柳林方言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乔全生、白云等著的《柳林方言研究》(2019)有一章“柳林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将柳林方言内部分为十个小片,指出李家湾方言作为其中一个代表点,其语音特点较为复杂。此著作中提及的是李家湾方言的部分语音特点,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李家湾方言为研究对象。全文归纳李家湾方言语音系统、李家湾方言的音韵
学位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对汉语方言的划分,邳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徐淮片。就邳州市内而言,当地人从听感上认为邳州方言的语音有南北之分。为全面反映邳州方言的语音面貌,经过对各乡镇语音的大致了解并筛选后,本文决定以运河镇语音为基础,另选取邳州市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乡镇,即土山镇、戴圩镇、燕子埠镇,作为本论文调查和研究的对象。其中土山镇语音属于南部方言,戴圩镇和燕子埠镇语音属于北部方言。以运河镇方言语音为
学位
商洛花鼓戏多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其语言淳朴,乐曲清新,富于情趣与智慧的同时,又充满了生活气息。先后形成“镇柞路”和“商丹路”两个流派。“镇柞路”使用镇安、柞水方言演唱,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存在江淮官话残留。后来形成的“商丹路”流派则使用商州区、丹凤县方言演唱,属于北方官话关中片。本文研究对象为以商洛“本地话”为戏曲语言的“商丹路”商洛花鼓戏。本文整理了它的舞台语音系统,包括单字音音系、“AB”式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