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接受的延时现象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u_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艺术的比较研究随着艺术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而变得日益频繁,对于中西艺术流派之间的比较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热衷讨论与研究的课题,而对于中西方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间的关联思考则相对较少。八大山人与梵高是中西艺术史上异常耀眼的两颗璀璨明珠,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二者艺术之共性,通过对二者艺术接受延时现象的剖析揭示艺术接受的普遍规律、洞悉艺术的深层本质,希冀对今后的艺术创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八大山人纪念馆的馆长王凯旋曾经表示过,与八大山人相类似的便是以生命在画布上燃烧的西方画家梵高。他们以特殊的疯癫视野深情凝望着世界,在艺术风格上,他们极尽夸张变形之能事,将绘画中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在艺术精神上,他们不趋同于社会主流意识,以绘画的形式与社会的阴暗面做顽强的抗争;在艺术道路上,他们都曾涉及到神职人员的兼容与转换,苦难的人生经历使得二者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在艺术接受上,他们的艺术作品在生前没有任何艺术市场,甚至到了无以为生的落魄境地,而到了后世却被人们视为稀世珍宝。也许殉道者、苦行僧、理想主义在今天已经不再受到人们的推崇,但八大山人与梵高的存在至少证明了一个事实:艺术和精神永远有其存在的价值,而这是当今艺术市场繁华表象所无法涵盖的。八大山人与梵高作为中西艺术的典范,将二者艺术接受的延时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探求与追根溯源极具典型意义。首先从经济价值接受的延时、艺术价值接受的延时、历史价值接受的延时三个维度对二者艺术接受的延时现象进行全面的剖析,这同时也是展开成因探究的前提。造成八大山人与梵高艺术接受延时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可以从经典艺术作品的超前性、艺术批评标准的强权性、受众审美期待的流动性三个方面展开深入探究。通过对经典案例进行剖析,一则可以从中探究艺术接受的普遍规律,艺术接受是呈现延时的一面还是即时的一面,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制约。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艺术接受的延时现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艺术接受的即时现象则相对偶然。而反观中国当下的艺术接受现状,在艺术接受日渐趋于即时表象的背后,却是以牺牲艺术本体为代价的。二则从中可以洞见艺术的深层本质,清晰的认识到艺术创作必须立足于艺术本体。基于此,笔者呼吁当代艺术家能够放弃对于艺术接受即时效益的苛求,重新回归到对于艺术本体的关注,从而创作出使人们的现实生活逐渐走向深刻、推进社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艺术经典。
其他文献
<正>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力的建立是通过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实现的。依粘结性能的差异,钢筋在不同的长度内将设计所必须的应力逐步传入混凝土,该长度即称为锚
为了解决纤维细度30D以下,经纬密度380T以下的超轻薄羽绒服面料特别容易钻绒的问题,通过染色、定型、轧光三个工艺的协同作用,使布料门幅在加工过程中反复发生拉伸-回缩,使纬
<正> 据意大利《信使报》报道,意大利哲学界围绕着意大利哲学家卢乔·科莱蒂(科莱蒂曾于1950年加入意共,1964年退出意共.——译者)提出的"无矛盾哲学原理",爆发了一场延续多
采用流体体积法(VOF)对低频晃动下开口容器内流体动力响应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通过对动态网格模型的时程计算,揭示了流体动态响应规律以及流体同容器间的相互作用特性,建立
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制的自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在竖向及压剪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与普通橡胶隔震支座进行了对比分析 ,给出了隔震装置的水平及竖向刚度系数
陆机的《文赋》提出了"言不逮意"的文意矛盾,这一矛盾实际上包含了多个层面的矛盾,其中突出的表现为语言符号的单一性与语义的丰富性(非线性)之间的矛盾。陆机在艺术构思的层
<正>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电机工人与科技人员,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狠批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极大地焕发了社会
创办计划不周,厂址选择、设备购买、燃料解决的决策失误,封建衙门式的日常管理,融资的饮鸩止渴,导致了汉冶萍公司走向衰败,并被日本全面控制。
缀板梁体系 ,是基于准则法结构优化理论的创新结构形式 ,从准则法结构优化理论出发 ,提出了弯剪构件结构体系的优化准则和优化手段 ,提出的优化准则是每根梁上的多个弯矩峰值
<正> 引言地缘政治学作为探讨政治军事问题的门径,一向具有相当意义.但因与纳粹征服世界的理论发生关联,而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变得声名狼藉,地位衰落.结果,在美国和西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