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超越”本性使其不断地超越自身、自然界的限制。在现实性上就表现为人类实践领域的不断拓展,表现为人类不断超越既有的对自身、自然界的认识,从而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从人类实践地不断发展和实践水平不断提高的实际效果来看,一个十分明显的效果就是促进了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又不断推动人类的实践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深入发展,认识水平的继续提高。在当代,网络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的重要工具,催生了一种崭新的实践形式——网络实践(即虚拟实践),产生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它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存在方式,影响着人类的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网络文化在给人类带来诸多正面价值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了诸多的负面效应。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正面价值,同时也要积极应对这些负面效应,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目的正在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网络文化的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为背景,探讨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哲学基础和主要途径。最终目的是通过和谐网络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这种探讨,在理论上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在实践上对当前的网络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谐网络文化建设像文化建设一样,所牵扯到的内容极其广大,本文只是探讨了这些内容中的一些主要部分。基于这样的考虑,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和谐网络文化的内涵,包括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和谐网络文化的定义做了界定。进一步探讨了和谐网络文化的主要特性和主要功能,为以后各章的论述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哲学基础,一方面为和谐网络文化建设寻找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为和谐网络文化建设能落到实处而寻求重要的载体。从对虚拟实践的方式的理论概括出发,分析了网络主体、网络客体和网络中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哲学基础。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和谐网络文化建设应该坚持的原则和价值取向。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因为探讨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问题的最终目的是寻求建设的途径。此部分是在一定的理论支撑下,理论联系实际,以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哲学基础为理论依据,按照和谐网络文化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和价值取向,提出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