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加强中国残奥乒乓球队科学化训练,是保证中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残疾人乒乓球运动是残疾人体育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典型的优势项目之一。四十多年来,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始终走在世界前列,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残疾人乒乓球运动水平也发展迅速。最近几年来无论是在太平洋地区举办的残疾人运动会还是残奥会上,我国残疾人乒乓球项目成绩非常出色的,2008年北京残奥会,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是本届残奥会乒乓球比赛的最大赢家,凸显了中国在乒乓球这个项目上的整体优势。运动员26名,其中轮椅12名,站立14名;女运动员12名,男运动员14名。这是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历届残奥会人数最多的一次。经过9天的激烈比赛,中国残奥乒乓球队收获13金,其中单打金牌8枚,团体金牌5枚。 目前,我国缺乏年轻运动员,后备人才不够充足。残疾类别发展不平衡,重级别残疾人数严重缺乏,尤其是最重男子的TT1、TT2级目前是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队伍中人数最少的,参加国际比赛参赛级别受到限制。坐姿运动员运动寿命长于站姿运动员,训练年限与运动寿命呈正比,经过较长时间系统训练的运动员成绩较好。TT9。TT10级个别运动员技术水平超过同龄健全人。 我国残疾人队伍中的乒乓球教练员平均年龄为48岁,年龄偏大,多数为健全人运动员兼职教练,从事残疾人乒乓球教学训练时间较短,未形成完整的组织体系,赛前临时派遣,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缺乏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心理知识及相关理论的了解,学历与健全人专业队教练学历相比有一定差距。 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具有很高的政治、教育、健康和健身价值。能够提高我国在国际的地位,而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国内比赛明显偏少,尤其缺乏青少年赛事,不利于发现人才,也不利于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各省残联用于乒乓球项目的经费都属于财政拨款,经费严重不足。只能用于参加全国比赛,没有能力组织日常训练。我国残疾人乒乓球队伍数量不多,北京、上海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出现残疾人乒乓球项目萎缩的趋势。 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从1984年开始参加残奥会的比赛,1988年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女子3枚),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参加了7届,总共获得了31枚金牌。我国由最初的残疾程度轻的级别向重级别发展,这样才能与世界接轨。由最早的女运动员为主向男女均衡发展。还依托健全人的技术水平和场地慢慢的向竞技体育发展,在北京残奥会之前波兰、捷克、法国、乌克兰等国家在我国的专业队训练对我们造成了很的的威胁,也根据这些因素制定出了备战方案。充分的体现了科学训练、科学比赛的主导思想。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对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的分析,得出北京残奥会上成功的经验。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科学比赛的方法备战伦敦残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