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随之而来的土地农转非、耕地大量抛荒等问题及趋势不可遏制、影响深远。不过,该问题在我国区域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其表象迥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已受到政界、学术界、实业界等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在我国西部贫困山区则由于地面起伏较大、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农民工外出务工致使农地抛荒问题比较严重,这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也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阻碍了社会进步,是一个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因此,对贫困山区农地抛荒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剖析抛荒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因地制宜解决该问题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当前学术界对农地抛荒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上进行定性分析,而基于农户角度研究的较少。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以贵州省威宁县为研究区域,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对农户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农户的真实想法,测算出抛荒农地的比例,剖析造成该种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地抛荒的合理意见。本文的难点在于对隐性抛荒农地的认定,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问卷所得数据,运用DEA方法对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综合效率值进行测算,再选定标准地块的DEA值,与其他被调查的土地进行比较从而得出隐性抛荒农地。经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得知,67.88%的农户存在农地抛荒现象,而抛荒面积在3亩以下的占了一半以上的农户,样本地区抛荒面积大概在911亩,占有效样本的49.14%,若照此比例估算整个威宁县的农地抛荒面积,则整个县的抛荒面积在1052100亩左右,并且地势越高、基础设施越差的地方农地抛荒现象越严重。由此可知,威宁县的农地抛荒现象较为严重。本文对引起农地抛荒的因素主要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分析,客观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制度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农民恋土情结以及农户所身处的社会影响。最后,从完善有关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土地流转市场、退耕还林政策、发展特色产业以及提高农户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首次使用DEA方法对农地抛荒中的隐性抛荒进行测算,进一步地,综合显性、隐性抛荒比例,测算得出威宁县这样的西部贫困山区农地综合抛荒率为:49.14%;第二,通过对收回的问卷中的农地抛荒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抛荒比例,再根据调查区域耕地面积所占威宁县的耕地面积比例,算出整个威宁县的农地抛荒面积,约有1052100亩。此方法有一定的差异,但也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第三,因地制宜的提出解决贫困山区威宁县农地抛荒的对策建议,即:发展特色产业和适当的退耕还林,这是威宁县的特殊性,不同于其他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解决农地抛荒的对策,提出的对策建议也为其他类似威宁县这样的西部贫困山区农地抛荒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