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性别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中教师语言在儿童性别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主要的角色。研究教师语言是如何建构小学儿童的性别对于性别建构理论与儿童性别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对X小学L班级的参与式观察,选取了该班级7位教师与36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师语言对儿童的性别建构作用。研究发现:受到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在步入学校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性别观念与性别行为,这些为儿童性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教师语言性别建构的研究提供了事实支撑。当儿童步入学校后,性别的发展主要受到来自教师的影响,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语言完成了对儿童性别的建构:小学低年段男孩呈现出“小男子汉”的形象、“坏小子”的形象,小学低年段女孩则呈现出“淑女”的形象、“小棉袄”的形象,在这些形象的背后,教师发明了诸多概念去支持、强化他们关于男孩和女孩之作为“小男子汉”“坏小子”“淑女”“小棉袄”形象的观念。在这些关于男孩女孩的观念基础上,这些有着特殊需求的儿童,获得了男孩或女孩的身份。除此之外,在小学低年段儿童中性别双向化倾向已经出现,这与教师“好孩子”的评价标准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空间安排进一步拓展了教师语言对于儿童性别建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学校空间位置中的性别分配与空间环境中的性别渗透,如“男女有别”的队伍、“男女动静搭配”的座位、公益广告中的“男左女右”、宣传图片中的“女士优先”等。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性别的社会化,需有效发挥社会对性别文化的引导作用,创建适合儿童性别发展的校园环境,鼓励教师加强对语言使用的自觉与反思。在结语部分,笔者指出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同时也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