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与城市较为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相比,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依然在传统的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层面上,即呈现出以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为主,社会养老模式为辅的状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镇化的加快,国家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老龄化趋势严重等,这些变化对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保障带来了挑战与影响。仔细分析我国农村家庭、社会、土地养老保障模式的现状,可以发现,农村家庭养老的经济供养能力在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家庭养老资源供给不足等导致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在日益弱化;同时农村土地养老的功能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土地减少和农业收入降低而降低;而作为未来发展趋势的社会养老保障又明显存在着制度不健全,资金缺乏有效的运营管理,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可以说,当前我国的农村“三维”养老模式表现为家庭养老式微、土地保障薄弱、社会养老不足的形态,尤其是社会养老在农村更多的还停留在制度保障层面上,没有转化为有效的实际行动,辅助作用不明显。我国正处于发展与危机并存的社会转型时期,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及人口红利优势的消失,如果不能解决好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这将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稳定隐患。健全的农村养老保障是农民老有所养最有效、最全面的保护,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立足现实,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现状来看,传统农村养老模式的保障程度不高反而有下滑迹象,当前以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为主的形式已经起不到养老支撑的作用了,社会养老为辅的效果也不理想。本文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着眼未来,提出重塑农村“三维”养老保障模式,重塑后的模式重在解决当前农村养老模式间定位不准确和缺乏层次性的问题,根据现实发展需求,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旨在加强农村老人在经济维度、服务维度、精神维度的建设,调整和提升农村养老的质和量。农村“三维”养老重塑后的模式以社会养老为主、土地保障为辅、家庭养老为依托,这样有层次的将三种模式组合,源于它们本身各自的优势性:社会养老的必要性,土地养老的迫切性,家庭养老的重要性。重塑过程要围绕基本原则,实现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重塑后的预期效应。重塑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农村养老资源积累不足、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农村家庭规模和结构趋于微型化、农村养老保障意识不强是即将要面临的挑战。分析了重塑农村“三维”养老保障模式的有利基础和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即以社会养老为主,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土地保障为辅,维护老年人对本人土地权益的支配权;以家庭养老为依托,切实保障老年人精神和服务需求。将社会养老放在首要位置,既在丰富农村养老资源的同时还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养老;发挥土地保障的效用,在明晰土地产权下,保障农村老人的土地发展权,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资本化;强化家庭养老作用,促进农村家庭规模和结构的优化,尽快实现家庭养老的法律化、规范化,同时政府对家庭养老给予适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