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群作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热点,在未来学科理论的发展中,其研究热度将会只增不减。在讨论和总结学者关于结群理论研究之后,本文在丰富民族志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宗族研究范式,以血缘结群——家屋和家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贵州南部佯僙人的结群方式进行讨论。研究得出,在家屋层面上,家屋不仅包藏着男女共同孕育生命力的能力,也包藏着寨上人和家门族下的劳动成果,这种分担与合作的精神是佯僙人人群结合的基础。虽然实行两可性的继嗣原则,但家屋的继承偏父系,招赘、过继、抱养都是对父系继承的补充,其目的在于保证家屋的延续。在家族层面上,家族经历从家(屋)-房-家门族下-家族的裂变过程,每个裂变支之间以某种方式互动。同时,佯僙人的亲属称谓以家屋为中心,家屋内讲求血缘,家屋外只讲辈份和性别,不讲直系和旁系,姻亲关系亦同。家族排位既是亲属称谓体系的补充,又是亲属关系的延续。佯僙人用两套不同的称谓系统来区分己/异、内/外、生人/熟人,本质上不是为了区分人群,而是结合人群。在村寨层面上,寨上作为“己”群,具有排他性,它是一个超越血缘关系的,以劳动交换为基础的地缘组织。在聚落层面上,从节庆、信仰体系和市场三方面分析佯僙人的族际交往,得出佯僙人市场范围与宗教活动、节庆活动、通婚范围有很大的一致性,响应了施坚雅的基层市场社区理论。在空间层次上,本篇论文围绕家屋、宗族和聚落这三个层次逐步展开,在研究佯僙人血缘结群的同时,从祭祀圈、婚姻圈和市场圈三个层面,研究佯僙人的地缘结群。力图为今后群体行为、结群方式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