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工具的多样化需求日益旺盛。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应当适度超前,京沪高速铁路正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产物。原京沪线两端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环渤海”经济圈和“泛长三角”经济区,国土面积、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到全国的6.5%、26.7%和43.3%,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就有11个;整条通道堪称国内客货运输最为繁忙的交通走廊。然而,京沪铁路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和限制型运输状态,运输能力严重不足,远远不能适应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区域运输压力,还能加快要素流通及高新技术的创新;促进交通依赖型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拉动内需,拓宽经济辐射面,甚至重组经济格局等等。因此,研究如何把握高铁机遇,实现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为后面的研究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结合产业发展和交通经济带等理论,分析沿线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和产业发展现状,并运用AHP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估方法评价产业发展环境,为下文的预测提供依据;紧接着,综合上述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引进计量经济学研究工具,进行回归分析和建模,以预测沿线产业未来的空间布局;最后,根据沿线地区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受到的影响,提出把握高铁机遇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京沪高铁的建设对沿线地区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存在差异。能否把握高铁机遇,获得发展的正面效益,主要取决于各地区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后天的规划。因此,在京沪高速铁路运营之前,沿线地区就要充分利用特色优势,制定与高铁建设相辅相成的产业发展战略,主动与高铁形成有序对接,同时与周边城市展开区域互动,才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