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渔(1610-1680)是清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较为少见的描写同性恋的作家。其专门写同性恋的作品有《怜香伴》、《男孟母教合三迁》、《萃雅楼》,还有一些作品对同性恋内容有所涉及。李渔的同性恋作品继承了其创作求新求变的特点,使同性恋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有了新突破。同性恋是异性霸权情感中的一股逆流,同性恋文学作品一直以来被大众认为是边缘文学,大多对其采取回避甚至诋毁的态度,因此研究学者少有问津。近年李渔研究日渐增多,但李渔的涉“同”作品却有意无意被忽略了,既然研究李渔,我们就不应忽视它,应该给予客观评价,并做系统的整合,完善李渔的作品研究,将李渔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因此选择这一题目做深入研究具有多重意义。本篇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章叙述李渔笔下的同性情爱世界,从内容研究方面来说将其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才子佳人小说的颠覆与拓展。李渔的同性恋作品不仅有才子佳人小说的一见钟情,才色互动的特点,并且兼具“显扬女子,颂其异能”的才子佳人小说特点。李渔的同性情爱作品有才子佳人般重情义、轻势利的特点,但其扩展了重情义的实质,写德写义扩展到个人价值层面和社会价值层面。第二部分是对李渔同性恋作品中同性恋人物形象的研究,包括绝对同性恋者许季芳形象、三人的同性恋模式、男孟母尤瑞郎形象、女同性恋形象。第二章论述李渔同性恋文学作品中矛盾统一的审美内涵,从审美角度对四个问题进行阐述:一是对同性恋问题反对与纵容、蔑视与同情的矛盾态度;二是李渔同性恋文学作品中风流和道学的激烈碰撞;三是情与理的完美统一;四是俗与雅的相互渗透,四个方面体现着李渔同性恋作品矛盾统一的对立关系。第三章是对李渔同性恋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观的理论评价,从三个方面阐述:一是从道德准则揭示李渔同性恋文学作品中的悲剧性;二是李渔同性恋文学作品对于“社会反论”的应用和表达;三是李渔同性恋作品的缺陷和不足。在带给人欢笑的同时,往往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