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岸带作为高地与河流之间的重要过渡地带,能够起到改善河流水质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城市河流更多地关注其排水防洪功能,河岸带过多地被硬化或用混凝土挡墙代替,从而逐渐丧失了生态功能。尽管近些年河岸带的生态修复已经逐渐得到重视,但是国内外鲜有关于城市河岸带修复对河流水质改善作用的定量研究。本研究应用实验和模型两种不同的手段来弥补这一缺失。2013年7-10月,测定了与所选取的8个不同类型河岸带直接对应的河流的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河流溶解氧(DO)浓度及氨氮(NH4+-N)、硝氮(NO3-N)和总磷(TP)浓度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DO、NH4+-N和TP浓度未达到修复之初设定的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的目标。水生植物较多的河岸带处,河流NH4+-N浓度较低。在生长盛期,长势好的水生植物越多,河流DO和NO3--N浓度越高,TP浓度越低;在生长末期,枯落物较多的河岸带处,河流DO浓度较低,TP浓度较高。凸岸处的河流DO和NO3--N浓度较高,而NH4+-N浓度较低。因此,改变护岸类型、水生植物的多度及河岸的弯曲程度这些河岸带的结构指标可使河流水质发生变化。用REMM模拟3-11月门城湖-莲石湖区段内,10个类型河岸带对径流中不同营养物质的截留效率。结果表明,所选河岸带对NH4+-N、NO3--N和可溶性无机P均有较好的截留效果,其中对无机P的截留效率最高,因此,研究区的河岸带具有拦截径流中污染物质的作用,从而可间接改善河流水质。降雨强度和降雨量越大,河岸带的截留效率越低。NH4+-N的总截留效率主要受到河岸带坡长和土壤裸土面积的影响;NO3-N的总截留效率在夏季时,由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较大导致地表径流增多,从而表现出河岸带坡长、草本植被盖度和土壤中营养物质差异对截留效率的影响;无机P的总截留效率各季节内均受到坡长的影响。河岸带的3个zone对NH4+-N和NO3-N的截留效率的大小关系均为zone2>zone3>zonel;对无机P的截留效率则为zone3>zone2>zonel。zone3内裸土面积和土壤质地是截留效率的敏感因素,当裸土面积较大时,截留效率较高;对于zone2影响截留效率的主要因子为草本植物固定氮素的能力、土壤中营养物质含量和土壤体积含水量以及坡长;zonel的土壤质地较好且草本植被盖度越大对营养物质截留的作用越明显。本研究可对城市河岸带的生态修复提供定量化的理论支持,并可为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