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语言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问题,但长期以来传统文学理论一直不予重视,仅仅把语言作为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机械的、被动的工具来看待。这就把文学语言(诗性语言)等同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而无视文学语言的特殊性。科学语言脱离了具体语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性的逻辑语言。与科学语言相反,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都是具体语境中的感性的、活生生的语言,与人的生活活动、情感心理、现实世界等因素直接相关。所以,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都是人文语言。因此,对文学语言的研究要建立在人文语言传统——包括语言学、语言哲学、语用学、文化学的基础上。而文学语言又以审美为最终目的,是人的知、情、意同时作用的结果,因而又与美学、心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所以,要把握文学语言的性质与特征就需要从人文的视角对其作综合研究。论文主要吸取人文语言资源中大量有价值的思想来分析说明文学语言。在方法思路上遵循从总体到部分、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先分清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然后回顾学界对文学语言的研究状况,认为建立在科学主义语言观(传统语言观与结构主义的语言观)基础上的传统的文学语言观与形式主义的文学语言观都不能充分说明文学语言的特殊性。在找出问题的症结之后,列专章分析了人文语言思想传统中的各家各派,包括维柯、卡西尔的文化语言学思想,赫尔德、洪堡特、萨丕尔等人的人文语言学思想,海德格尔、加达默尔的语言哲学思想,以及语用学提出的语言行为、交往活动、语境等理论;此外,还有文化—历史学派的活动理论等等,以便从中吸取对文学语言研究有启示性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两种人文语言现象——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其共同之处是: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都作为语言行为与交往对话,是具体的语境中存在;就主要区别而言,二者在功能与地位、生成过程以及最终目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论文最后结合具体实例将人文语言思想的启示贯彻落实到文学语言的研究上来,对文学语言的特性,包括形式特性与内容特性做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就文学语言的形式而言,它本身就具有美感,并传达出某种意蕴,其组成要素如韵律节奏、语音语序、语法时态、标点符号等都表现出自己的特性;从文学语言所传达的内容来看,它具有情感体验性、语境化特性、独创性和超越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