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刚石作为重要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宽带隙、高击穿电场、高热导率、超高硬度、化学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质,可应用于在电子电力功率器件、紫外发光二极管、固态自旋量子器件、生物探测器等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金刚石设计和构造金刚石异质结结构构可进一步拓宽金刚石应用领域。石墨烯作为新兴二维原子层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光学特性,在光电子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刚石作为重要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宽带隙、高击穿电场、高热导率、超高硬度、化学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质,可应用于在电子电力功率器件、紫外发光二极管、固态自旋量子器件、生物探测器等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金刚石设计和构造金刚石异质结结构构可进一步拓宽金刚石应用领域。石墨烯作为新兴二维原子层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光学特性,在光电子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金刚石与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以金刚石为衬底生长石墨烯构建全碳复合结构可能兼具两种材料的优异性质,具有重要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价值。本文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优化生长石墨烯生长条件,以甲烷(CH4)为碳源在本征金刚石衬底生长石墨烯;不通入CH4,以硼掺杂单晶金刚石(BDD)膜为衬底并作为及唯一碳源,在BDD膜表面制备了石墨烯。利用Raman、SEM等技术,对生长的石墨烯进行表征及性质研究,并探讨分析其生长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使用真空管式炉,以甲烷/氢气/氩气(CH4/H2/Ar)的混合气为反应气体,优化气体流量比例、温度和时间等生长参数,通过金属的溶碳析碳机制,在镍(Ni)箔表面生成致密的石墨烯薄膜。(2)以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方法生长的单晶/多晶金刚石薄膜为衬底,通过磁控溅射Ni膜做催化剂,以CH4为碳源,在H2/Ar混合气氛,950℃温度条件下,在金刚石表面生长石墨烯膜。高温作用下,金刚石表面被刻蚀,碳析出导致表面出现石墨烯的堆积。(3)在CVD硼掺杂金刚石单晶衬底上,以金刚石做唯一碳源,在高温(950℃)H2/Ar环境中,生长石墨烯膜。实验证明硼掺杂浓度、生长时间、表面氢刻蚀决定了石墨烯的形貌和结构特征,高浓度硼掺杂有利于高质量、低缺陷寡层石墨烯的生长。本文研究了不同碳源和衬底条件下石墨烯的生长,并对其生长机制进行了讨论。相关实验结果表明,以硼掺杂金刚石为碳源,可在其表面直接生长较高质量、低缺陷的石墨烯,为石墨烯合成及金刚石/石墨烯复合结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亟待处理,针对辽宁氟托新能源有限公司化工废水处理问题,开发一种更高效、成本低廉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水处理剂迫在眉睫。本研究将离子交换性能强、比表面积大的辽西黑山膨润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的湿法工艺制备了纳米高效活性白土以及多种有机改性纳米膨润土,经过物化性能检测和XRD、FTIR、SEM表征,研究了其对于亚甲基蓝及化工废水处理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热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的组成成分与人体骨骼中的磷酸钙盐相似,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生物活性陶瓷。传统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力学性能低、抗菌性差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其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同时,研究表明氟(F)掺杂羟基磷灰石具有相对温和的抗菌性;氧化石墨烯(GO)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丰富的活性官能团,使得GO/F-H
近年来,磁几何阻挫系统吸引了凝聚态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样的系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区域来寻找新的量子态。其中属于磁几何阻挫结构的S=1/2的笼目晶格反铁磁体是实现量子自旋液体的最佳材料之一。量子自旋液体是指即使当温度降到绝对零度,也没有办法产生磁有序的量子态,因为其体系有一种非常强的量子涨落。与传统的铁磁性和反铁磁性的材料相比而言,量子自旋液体有希望表现出各种新奇的性质,使其在材料中的实现具有非
开发高能量密度,性能稳定的电极材料是电池发展的方向。硅的理论容量高、嵌锂电位低以及储量丰富等诸多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重点之一,但纯硅作为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电极粉化失效进而导致电池容量迅速下降,如何改善其体积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硅材料本身电导率低的问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埃洛石为原料,采用铝热还原法合成了管状硅纳米材料,以沥青为碳源制备了硅碳复合材料
氮化硼(BN)是由氮原子和硼原子所构成的晶体,由于B、N原子多变的成键形式,BN可以形成软的六方层状结构BN(hBN)、超硬的纤锌矿结构BN(w BN)和立方结构BN(c BN),在基础科学领域与工业应用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纤锌矿BN是一种sp~3杂化的BN结构,尚未在自然界中被发现,但可通过sp~2杂化的hBN在高压下转变而来,相关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热情。然而,由于w BN是亚稳相,
层状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电学和机械性质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是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之一。压力作为一种“干净”的手段,可以有效调节层状材料的层间距离和层内相互作用。通过压力改性的层状材料展现出更加丰富和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极大的扩展了层状材料的研究领域。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作为一类典型的二元层状材料,其体材料的高压研究已被广泛关注,但其纳米材料的高压研究却鲜有报道,特别是形貌和尺寸
由于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具有可溶液加工性、高的可见光吸收系数、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及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等优点,近年来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大多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敏层都是采用的多晶钙钛矿材料,然而与多晶材料相比,单晶材料具有更低的缺陷态密度,更少的界面缺陷,以及更高的稳定性,因此将其引入光伏领域将会获得更为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目前铅基钙钛矿单晶薄膜已经被成功制备并应用于光伏领
地面角反射器通常作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的高精度地面控制点,故角反射器点的精确提取是SAR卫星几何定标、几何校正等处理的关键环节。由于SAR影像具有影像颠倒、局部地形畸变、斑点噪声等特点,导致通过人工识别方式提取角反射器点存在识别困难、效率低且存在人为选点误差等问题,难以有效保障角反射器点的提取效率和精度。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几何定位误差
基于材料数据的规律分析、预测与知识发现是当前信息技术与材料科学相结合的研究热点之一,数据收集与数据库建设是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本研究从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数据的内容与特点出发,基于灵活和可扩展的实体-属性-值模式设计了数据库整体架构。基于此数据库架构,构建了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数据库。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在结构设计上采用纵表模式,存储结构不受字段个数的限制,可以存储具有一定共性的业务数据。
在雷达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航迹起始是雷达数据处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观测环境较为复杂多变,从多个观测值确定目标点迹使数据关联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雷达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首先,讲述了雷达数据处理的概念和原理,并对此过程中重要的航迹起始和数据关联问题进行了论述。其次,对经典的航迹起始算法和数据关联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基于航迹起始和数据关联的研究现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