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之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探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tytytytytytytyt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法》第六次修改业已启动,公司治理问题作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由来已久,关于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更是其中焦点之一。传统公司法理论主要强调对公司股东的保护,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没有引起立法者足够的重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的行为已逐渐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一味追求股东的利益,则会严重侵害职工、债权人、甚至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为此,在公司法框架内强化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从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出发,在公司治理问题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契合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法》改革趋势及学界的研究热点,对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期对我国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构建有所裨益。全文共有四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公司治理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分别阐述了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进程、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及其范围界定。通过梳理公司治理的两大基本模式,认为股东单独治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公司发展的需要,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不仅能够弥补股东单独治理模式的缺陷,而且能够实现对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第二部分:从两大角度展开,论述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意义。首先站在利益相关者自我的角度,分别阐释股东、职工、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其次站在公司视角,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能够在公司内部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预防潜在“道德风险”的发生,实现公司长期盈利。第三部分:现行法律规范关于利益相关者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股东、职工、债权人三方面剖析立法上对于利益相关者保护的一般规定,从中发现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大股东过度操纵公司导致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不高;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存在制度缺陷;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不明确,实践中对于债权人的保护措施过于消极。第四部分: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的完善建议。在公司治理问题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最典型的三类利益相关者,即中小股东、职工、债权人,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针对中小股东,引入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网络投票制,加重大股东的责任与义务;针对公司职工,一方面弥补现行职工董事制度与职工监事制度中存在的缺陷,赋予职工代表一定的职权;另一方面,引入独立监事制度,加强监事会的监督职能。针对债权人,允许银行以独立监事身份参与公司治理,而其他债权人通过债权人大会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古代聚落和社会变迁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焦点之一。本论文通过对桑干河流域的秦、唐、明三个时期的马邑聚落的位置、规制考究,以及选址因素与变迁原因探究,总结出三个不同时期的马邑聚落的历史沿革,梳理出今朔州、今马邑与秦、唐、明三个时期的古马邑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出各历史时期马邑聚落的城市职能与选址规律,以为山西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绪论。界定了相关概念并论述了
成长型思维是个体对自身的能力可变所持有的一种基本信念,持有成长型思维的个体在面对成败时,更倾向于可控的内归因,拥有更加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也更加和谐。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认为,大脑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儿童期即小学阶段是大脑发展最快速的时期,也是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的关键期,因此,本研究聚焦于小学生群体,以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指向。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思维方式往往由其家庭所塑造,
大同古城从秦汉平城到明清重镇,再到如今的大同,有着近两千年的历史。大同古城布局独特,街巷尺度适宜,级别分明。传统民居造型独特,具有与北方气候特征和经济特征相适应的典型特点。宗教建筑的规模较大,建筑风格突出,内部文物有很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在2008年大同古城进行了拆旧建新的改造运动,大同古城内的历史文化遗存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如今大同古城内现存的历史街区仅鼓楼西街历史街区和广府角
学位
学位
本文主要分析了曲村墓地从西周早期到春秋中期墓葬的棺内敛葬器物在不同年代、类别以及墓主人性别和年龄的分布情况,并研究了不同棺内敛葬器物的位置所具有的不同含义和象征。第一章是绪论。表述了本文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曲村墓地墓葬棺内的敛葬器物。研究方法主要有情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学方法。第二章是对敛葬器物的分析研究。曲村墓地棺内敛葬器物主要可以分为铜器、陶
保理业务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可谓是势头迅猛,但基本都是在法律空白或者模糊边缘下发展的,导致保理行业当事人之间虚构法律关系进行欺诈、管辖歧义使得法院裁判不一、债权转让规则复杂等等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的市场交易乃至市场发展都有着不可预测的潜在风险。我国对保理合同的立法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民法典》在历史洪流中应运而生,它的出台有着不言而喻的重大意义,而合同编中新增的“保理合同”无疑也是其中的一大亮点。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