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长期的高血压,动脉血管逐渐出现血管结构重塑和肥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客观而直接地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对象和论治的依据,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水平。本研究从证候入手,分析了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证候构成及分布特点、影响因素等,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中医证候标准化和中医病机的探讨提供依据,提出通过对证候影响因素的干预进行中医防治的思路。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患者195例,年龄在37~80岁,平均年龄65.81±9.87岁;其中男性89例,女性10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程最短0.1年,最长50年平均病程12.72±12.02年。对入组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壁厚度,有无斑块及斑块形态、大小、有无狭窄及阻塞。参照颈动脉硬化诊断标准和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简称:硬化组)152例和颈动脉超声非硬化组(简称:非硬化组)43例。对临床病历进行中医证候的收集,填写调查问卷,结合中医症状及舌像脉像,由2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以上级别中医师分别对其进行辨证,得出辨证分型结果。资料处理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百分率或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士标准差来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百分位数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进行危险度分析,得出定群研究中的相对危险度的比数比(Odds ratio)。结果:(1)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组152例,高血压颈动脉彩超非硬化组43例,经辨证分型后,分为痰浊证、血瘀证、气滞证、肝热证、气虚证、阳虚证、阴虚证等7个证候,每个病例的中医证候均为具体的证候组合。(2)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硬化组共152里,痰证出现比例最高(共计114例,占75%),其次为血瘀证(90例,占59.2%),阴虚证(785例,占55.9%),气虚证(58例,占38.2%),肝热证(33例,占21.7%)和气滞证(29例,占19.1%)也占一定比例,阳虚证所占比例较低(占6.2%)。非硬化组43例,痰证出现比例最高(25例,占58.1%),肝热证(19例,占44.2%)也较多,其次为气滞证和阴虚证均为(12例,占27.9%)、气虚证和血瘀证均(占25.6%),阳虚证比例较低(7.0%)。(3)中医证候构成比之比较:对硬化组和非硬化组的各个中医证候构成比分别应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并将7个证候检验结果比较。两组的阴虚证、肝热证、血瘀证构成比经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气虚证、阳虚证、气滞证、痰证构成比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阴虚证、肝热证、血瘀证之构成比有明显差异,硬化组血瘀证、阴虚证的出现比例明显高于非硬化组,肝热证出现比例明显低于非硬化组。(4)中医证候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分析,提示血瘀证相对危险度为4.22,阴虚证相对危险度为3.28,痰浊证相对危险度为2.16,说明高血压患者出现血瘀证、阴虚证、痰浊证,患动脉硬化的危险分别是是无血瘀证阴虚证、痰浊证者的4.22倍、3.28倍和2.16倍。血瘀证、阴虚证和痰浊证是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发病的证候影响因素。(5)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年龄、级别、病程与非硬化组相比较,增厚组和斑块组病程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入组病例的选择和样本量较少有关。血脂各项指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住院患者对于血脂的药物控制有关。尿酸UA斑块组与非硬化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高血压伴有血脂升高和尿酸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目前临床对于血尿酸(UA)升高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血尿酸(UA)指标的严格控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压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2)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为主;痰证是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基本病理基础之一;硬化组(包括增厚组与斑块组)血瘀证、阴虚证的出现比例明显高于非硬化组;增厚组与斑块组的中医证候构成比无明显差异。(3)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组合规律中以三证组合为最多,其次为两证组合和四证组合,而单证和五证组合少见。气阴两虚、痰瘀互阻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候组合,阴虚证或者气虚证合并痰浊证或者瘀血证成为最基本证候组合。(4)血瘀证、阴虚证和痰浊证是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对影响高血压并出现血瘀证、阴虚证和痰浊证等证候因素的干预是防治动脉硬化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