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LR和三丁基锡对小鼠肝脏和HL7702细胞部分肿瘤相关蛋白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和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具有很强毒性的环境污染物,已经有大量报道显示TBT和MC能引起哺乳类动物免疫,神经,生殖及肝毒性,在众多毒性效应中,两种毒物与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2A,PP2A)相互作用并抑制酶活性是其毒性作用机制的重要发现。PP2A作为真核生物体内重要的Ser/Thr蛋白磷酸酶,参与了体内众多信号通路和生理过程的调节,其活性的缺失或改变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相关联,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肿瘤抑制因子。而IQGAP1,AKT和Ezrin因其自身结构特点和作用方式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迁移密切相关,与TBT和MCLR的毒性作用极有可能具有相关性。因此本实验以IQGAP1,AKT,Ezrin为研究对象,选取正常小鼠和人正常肝细胞HL7702进行TBT和MCLR致毒性相关蛋白的探究。结果发现用不同浓度的TBT和MCLR染毒处理小鼠不同时间后,小鼠肝脏中p-Ezrin水平在两种毒素作用下均有浓度依赖性升高,其他蛋白表达水平未有明显变化。不同浓度TBT和MCLR染毒处理HL7702细胞后,细胞内p-Ezrin水平有浓度依赖性升高,而Ezrin没有明显变化,这些结果提示,p-Ezrin可能是与TBT和MCLR作用密切相关的重要相关蛋白,为进一步研究TBT和MCLR致毒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4,Id4)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和侵袭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
目的 回顾性分析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的影像表现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表达程度,探索其对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
目的 比较子宫内膜癌DTI参数值、组织学分化及Ki-67表达间的关系,探讨DTI及Ki-67表达在评估内膜癌组织学分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1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纳入分
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 PLD)可以水解磷脂产生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和一个自由的头部基团,比如胆碱,乙醇胺和丝氨酸。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的基因组
喹赛多和乙酰甲喹是人工合成的兽药,属于喹噁啉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及促生长作用,被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中。研究表明,喹赛多与同类药物相比毒性小、安全性较好,但其一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