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侦探小说作为通俗文学中最受欢迎的体裁之一,以其缜密的推理,曲折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了千百万读者,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西方侦探小说在中国的译介由来已久。198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汪一帆和陈迪翻译译的《蓝锤》,作为改革开放后的较早的侦探小说中译本。2015年,笔者作为合译者参与了美国畅销侦探小说《蓝锤》部分内容(1-10章)的翻译工作。在整个翻译《蓝锤》(节选)的过程中,本人搜集、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在导师的指导帮助下,逐步完成了对小说的理解、翻译、修改、统稿和定稿,该书于2016年4月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本论文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紧密地结合笔者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相关的切入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做出细致研究和总结。论文作者通过在《蓝锤》(节选)翻译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总结了侦探小说的特点及常用的翻译技巧,分析并纠正了翻译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提出了改善翻译质量的路径和方法。在翻译的过程中,笔者考虑到了语义、文化以及目的语读者接受等因素,针对侦探小说的文本特点,将翻译实践中小说内涵的传递过程纳入关联理论的视角,通过小说《蓝锤》(节选)的具体案例,探究了小说中出现的特殊词汇,长难句,篇章等诸多层次翻译的操作方法,以期为同类型的小说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述了英语侦探小说在中国的译介、《蓝锤》作者的背景、本论文作者参加小说《蓝锤》翻译项目的机缘以及写作论文的过程与基本宗旨。第二部分为关联理论的概述。第三部分为关联理论指导下侦探小说英译过程分析,分别介绍了侦探小说的文本特点和侦探小说翻译的分析过程等内容。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从话语的三个不同的层面切入,结合具体案例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提出了作者的分析和见解。最后一部分是结语,作者总结全文并指出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