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九零后甚至接近零零后的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这一代的大学新生也对大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相应的,大学也面临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即如何与时俱进地培养好这一代大学新生。近几年来,很多大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新生研讨课”的入学教育模式。本研究意在探讨当下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现状,并希望在了解了事实的基础上能给出一些建议和思考。在此研究中,笔者参考了西南大学冯廷勇教授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并依据研究需要做了略微改动。对南京市六所大学的五百多名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随机选取了12名学生进行了结构性访谈。所得结论如下:1.六所学校的被试在进入大学后学习适应整体得分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处在适应不良状态。对教学模式、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环境和学校管理五个维度的适应方面,学习能力维度适应最好,其次是学习动机维度,接下来是教学模式和学习环境两个维度,适应得分最低的是学校管理维度。2.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情况存在性别差异。在学习能力和学校管理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适应情况较女生更好。在学习适应总分及教学模式和学习动机两个维度上,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无显著差异。在学习环境方面,女生适应得分略高于男生,无显著差异。3.不同本科学校层次的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存在差异。在学习适应总分上面存在显著差异,普通本科院校新生得分高于“211及以上”本科院校新生。在教学模式和学习能力两个维度上,“211及以上”本科院校新生得分略高于普通本科院校新生,但无显著差异。在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和学校管理三个维度上,普通本科院校新生得分高于“211及以上”本科院校新生,无显著差异。六所学校总体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4.不同学科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存在差异。在适应总分上面,医学学生的分最高,理学类其次,接下来分别是工科类大学新生和文科类大学新生。在学习环境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适应性得分的先后顺序分别为文科类、医学类、工学类、理学类大学新生。在学习能力、教学模式和学校管理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5.高中寄宿与否影响大学的学习适应。高中寄宿的大学新生在学习适应总得分上高于高中走读的大学新生,但差异不显著。6.大学新生学习适应在生源地上存在差异。且在适应总分上的差异显著,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乡镇、农村、城市生源。另在学习动机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乡镇、城市、农村生源。在其他维度上无显著差异。7.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存在同胞差异,独生子女的适应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8.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受家庭经济影响。各类经济状况家庭的大学新生在学习适应总分、教学模式、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环境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校管理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存在影响,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方面存在优势。9.大学管理和培养方式的差异。此处以新生研讨课为切入点,研究发现,采用新生研讨课等新型培养方式的大学的新生能更快适应大学学习,但差异不明显。基于调查所得结论,结合大学新生在学习适应方面出现的问题。建议大学新生入学后应明确学习目标,结合专业特点调整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建议大学开展形式新颖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提高入学教育的整体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协调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