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沟眶象是我国一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寄主单一,钻蛀危害臭椿及其变种千头椿。由于沟眶象生活周期长,生活场所隐蔽,生物学研究基础薄弱,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本文对沟眶象形态、触角感器(含臭椿沟眶象)描述的基础上研究了沟眶象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并对沟眶象的饲养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针对性地防治沟眶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扫描电镜等室内观察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明确了以下内容:1、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触角感器类型各有4大类10种,即Bohm鬃毛、刺形感器(6个亚型),毛形感器(2个亚型),锥形感器(2个亚型),其中刺形感器2型只分布沟眶象上,刺形感器5型只分布在臭椿沟眶象上。同种象甲雌雄之间不存在触角感器种类、形态和数量的差异,不同象甲相同性别之间甲触角感器分布很相似,但数量上有5种感器类型(Sch.3, Sb.1, Sb.2, St.1和St.2)沟眶象显著多于臭椿沟眶象。柄节和索节上主要为刺形感器,棒节感器在类型和数量均较丰富,数量占到了总量的80%以上2、沟眶象在宁夏灵武市1a发生1代,以成虫和不同龄期的幼虫越冬,成虫有2个发生高峰期,交配高峰期为22:00~3:00和15:00~18:00,处于产卵盛期的雌成虫产卵时间间隔约30min,平均交配时间为219±62秒。3、在宁夏灵武市,沟眶象幼虫在越冬期和发生期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是在30~45cm的土层分布最多,在0~45cm的土层的分布占到了79.2%和79.6%。越冬成虫则在距树干15~45cm范围分布较为集中,占到了68.2%;成虫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集中在15~45cm深土层,占76.5%。越冬后,沟眶象成虫集中在距离树干基部75cm以内的范围出土,占到出土总数的88%,且各个方位出土的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4、受沟眶象危害的臭椿根部表面形成的瘤状物,可以作为鉴别沟眶象危害的特征。5、苹果可以作为饲养沟眶象成虫的理想材料。用苹果饲养的沟眶雌虫可以正常发育和产卵,室内饲养80天,单雌最多可产卵355枚,最低84枚,平均产卵量为163枚。在室内测定沟眶象卵发育起点温度C=14.481±0.422℃,有效积温K=117.207±4.105日·度。以上研究结果,为了解沟眶象生物学特性、针对性防控沟眶象及其人工饲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