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艾滋病的发现与疫情发展,艾滋病社会歧视也相应而生。根据UNAIDS的数据,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面对严重的歧视和污名化。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或修订了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旨在保护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人的合法权益,反对艾滋病社会歧视的发生;但其自身也存在对艾滋病的制度性歧视情况,这是必须首先消除的歧视。本研究拟从公共管理学角度探讨艾滋病社会歧视的政策干预问题,以上海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初步评估本市社会各界对于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人的歧视现状,分析上海市艾滋病社会歧视政策干预现状,探索消除艾滋病社会歧视的方法与对策,为减少艾滋社会歧视提出公共政策建议。本研究开展了对1418名开展上海市艾滋病社会会歧视现状调查,其中包括社区居民、媒体从业人员、在校学生、卫生服务提供者、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人(PLHA, People live with HIV/AIDS)及其家属。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上海艾滋病社会歧视现况不容乐观,公共政策制定者必须予以重视。各类人群对艾滋病歧视性态度严重,由轻至重依次为:媒体从业人员、在校学生、卫生服务提供者、社区居民;PLHA及家属人群的支持性环境堪忧,PLHA及其家人所能获得的经济支持和心理支持均十分有限;卫生服提供者对PLHA的正当权益认识不足,主要是过度的自我保护和缺乏职业暴露预防知识和技能所致;社会大众明显意识到对于PLHA存在着社会歧视,也认为当前的艾滋病防治过于集中于医疗卫生系统,需要对现有政策加以改进。本研究梳理并分析了上海市干预艾滋病社会歧视的政策,这些政策在强调并落实PLHA及其家属人群的合法权益、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责及分工协作、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反对歧视等方面值得肯定,然而也存在着立法跟不上艾滋病防治形势、卫生系统在立法与政策制定方面的局限性、政策性歧视依旧存在等问题。最后,笔者从完善艾滋病防治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倡导推进反歧视、落实并维护平等就医权益、注重舆论导向及道德引领、引导与壮大社区防艾力量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公共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有效遏制艾滋病社会歧视的增长,推动社会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