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雾霾逐年面积增大、频次增多、时间增长、污染物浓度增高,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危害公众健康和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各界对雾霾的关注和争论逐步升温,甚至上升到了维护国家主权和保卫改革开放成果的高度。绩效考核作为一项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就的管理工具,日益受到国内外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应用。对政府绩效考核有关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技术方法和原则技巧,这些理论和方法构成了大气污染治理绩效考核制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了积极治理大气污染,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都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办法,从考核的主体、对象、周期、内容、标准、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入手,初步构建了大气污染治理绩效考核制度,在监督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效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控制大气污染急剧恶化等方面,发挥出了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大气污染治理绩效考核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到大气污染的特殊性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经济人”假定,现行考核制度普遍存在考核指标粗糙、权重设置不合理、奖惩措施失效、规范化程度不高、考核主体单一等主要缺陷,导致考核制度无法稳定有力地运行。本文主要对X市大气污染治理绩效考核制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从概述大气污染问题现状入手,通过研究分析X市大气污染治理绩效考核制度的变迁和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于完善该项考核制度的建议措施,以期推动建立更为科学、合理、有效和可操作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实效,为有效提升区域空气质量提供决策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