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史惯常的叙述中,张天翼及其创作往往被编织在中国左翼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进程之中;在这样的讲述里,他通常被当作左翼文学的代表人物,其文学创作的得与失也就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左翼文学的得失。对于张天翼而言,这是一种失之笼统的评价,也由此遮蔽了许多本来应该由张天翼的创作和左联之间的复杂关系所带出的现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张天翼的创作历程的仔细考察,描绘在其创作的高峰期,即1927-1937年所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红色十年”,张天翼对于小说创作的某种不同于旁人的对现实主义的清醒自觉、由此产生的独特之处以及其作为左联的一员所受到的来自左联内部的种种批评,企图说明张天翼的创作所表现出来的持续的紧张、进展,以及后来的停滞之间的关联。这一关联具体表现为,尽管张天翼在题材与写法上不断变动,但在这种变动中他又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独有的坚持和对写作本身的理解。在本文看来,这种坚持正是源于他对现实主义的清醒自觉。由此,考察张天翼的此种自觉,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张天翼创作的几种特点的形成,构成了本论文主要的论述线索。导言部分简述现实主义写作在中国发展的前二十年间的一系列变化及30年代以来张天翼的评价史,考察这些评价形成的原因及其得失。第一章聚焦于张天翼对真正适合于自己创作的题材的找寻过程,梳理张天翼在实际写作过程中重心的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张天翼逐渐确立起自己看待和把握中国现实的方式和角度。第二章从张天翼不写或少写自传体小说入手,考察张天翼如何将这种对于中国现实的把握方式转化为具体的写作方式,努力探索与此种现实相呼应的小说形式,并试图对他1937年后写作的突然减少给出某种解释。第三章则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概括出张天翼的说故事人的立场。这正是他不断调整自己与现实的角度而最终形成的创作特点,即以“含泪的笑”的特殊方式讲述中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