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PET)是多元醇与多元酸缩合而成,其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刚性苯环,且分子链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和工程塑料。角蛋白是一种从动物毛发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材料,具有可再生、绿色无污染的特性,其表面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如-NH2、-OH等,能够提高隔膜与电解液的亲和力。本文以PET聚酯为基体,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在聚酯纺丝液中加入羊毛角蛋白,得到共混的纳米纤维膜。之后进行改性,进一步提高了其宏观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使其符合电池隔膜的要求。同时制作了PVA/PET/PVA三明治结构复合电纺膜,并组装成电池初步测试了其理化性能与电化学性能。1、利用戊二醛对聚酯/角蛋白共混膜进行交联改性,并组装成超级电容器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交联后隔膜的强度增强,吸液率稍微下降。交联共混膜具有387℃的分解温度,且交联后超级电容器的循环性能由原来的800次提高到9000次,大大增加了其耐用性,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能达到88.42%。交联膜在各倍率下均具有对称的充放电曲线。2、以PET为基体,在电纺膜两面静电纺PVA纳米纤维,制作了三明治结构的复合膜,并组装成锂离子电池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复合膜的在0.2C下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12mAh/g,能达到锰酸锂理论容量的75.6%。在0.5C下循环100次容量下降14%,循环性能稍微较差。3C电流密度下的放电容量为0.2C电流密度下的70.6%,倍率性能优于PP膜的59.8%。3、用溶胶凝胶法对聚酯角蛋白共混电纺膜进行改性,大大增加了隔膜的热稳定性,在200℃下保温30min无收缩,保证了锂离子电池在高温下的安全运行。强度与未改性前相比增加了2.37倍,且对有机电解液有较高的亲和性,吸液率高达525%,其能够满足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宏观要求。并组装了纽扣型锂离子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在0.2C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11.4mAh/g,库伦效率94.4%,且在3C倍率下的容量为0.5C倍率下的80.89%,倍率性能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