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位自始至终关注女性命运的剧作家,温迪·华瑟斯廷在美国当代戏剧舞台上的成就不同寻常。第一部作品《不寻常女人及其他》(1977)在外百老汇初次公演后迅即在PBS的“戏剧在美国”上映。紧接着,美国上千所高校上演了该作品。《难道不浪漫》(1981)先后在凤凰剧院和剧作家地平线演出,颇受好评。《海蒂编年史》一举摘走89年度普利策戏剧奖和托尼奖,使华瑟斯廷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同时荣获这两项殊荣的女性剧作家。九十年代初创作的《罗森韦格姊妹》(1992)在百老汇和地方剧团也大获成功,被外评论家界(Outer Critics Circle)评为1992-93年度百老汇最佳剧目。上世纪末创作的《美国女儿》(1997)直接进军百老汇。作品针砭美国时事与政治,因其辛辣、大胆的风格在当年轰动一时。华瑟斯廷的戏剧成就为其赢得“一代人的声音”,“当代美国戏剧舞台上女性喉舌的领军人物之一”和“美国世纪之交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等众多美誉。 但是,华瑟斯廷在主流商业戏剧舞台上的成功并没有赢来批评的繁荣,相反使其批评陷入一种尴尬境地。作品浓郁的女权主义色彩使男性评论家对其作品有些敬而远之。虽然对作品演出的评论数量不少,但学术批评寥若晨星。而在女权主义戏剧阵营内,评论家们对华瑟斯廷作品中女性人物的选择和刻画各执一词。不少坚持唯物主义或激进/文化女权主义立场的戏剧评论家对其作品多持批评、甚至否定的态度。在她们看来,剧作家笔下的人物过于精英化、中心化,欠缺颠覆的力量,甚至有些反动。著名女权主义戏剧评论家海琳·凯瑟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评论《海蒂编年史》时,认为华瑟斯廷的作品“反映了一种‘封闭’、‘权威’、‘刻板的’的民族文化,……作品表现的世界里没有贫穷者、被边缘化者、不能言说者的空间”(125—26)。玛丽·布鲁尔甚至指责“在所有的女性剧作家中,华瑟斯廷比其他任何一位都更体现反女权主义的逆流”(58-9)。与她们尖锐、近乎詈辞的批评形成鲜明对比,简·巴拉肯却肯定华瑟斯廷是“一个从七十年代走到今天的女权主义声音”,而盖尔·塞尔塞尔更是认为华瑟斯廷的作品体现了“女权主义的多元混合,既洋溢着自由女权主义思想也充满文化女权主义、唯物主义女权主义的睿智”。除此之外,对剧作家采用喜剧体裁讨论现代美国女性的境遇问题评论家们也各执所见。有的认为喜剧性与严肃的女性话题背道而驰,削弱了作品的力量,而有的却认为这正是华瑟斯廷作品的独到之处和颠覆力量之所在。 本文认为,主流戏剧评论界的冷落,女权主义戏剧阵营内分裂、甚至对立的批评实际上暴露了妇女解放运动面临的一个最根本、但至今仍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女性的自我和身份问题,而这恰恰是华瑟斯廷倾其一生通过作品探索并试图回答,却又被评论界所忽视的问题。在制作、创作、甚至演出都由男性主导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