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两部分客观评价生胃方加虫类药的疗效,分析在生胃方基础上加入水蛭对于临床疗效的提升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加味生胃方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临床研究:通过前瞻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生胃方加水蛭和生胃方进行治疗,疗程均为半年,半年后观察症状、复查胃镜及病理,并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及不同组间对照,通过统计学检验的方法,对临床疗效做出客观判定。动物实验:将SD大鼠90只分为空白组与模型组(空白组15只,模型组75只),模型组采用自由饮用浓度为200μg/mL的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试剂并配合饥饱失常法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造模组再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生胃方组、水蛭组及生胃方加水蛭组共5组,每组15只,然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灌胃9周,同时继续给予亚硝基胍试剂继续维持造模。之后处死大鼠取胃黏膜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并取血清检测CD4+、CD8+的含量,初步探讨其炎症免疫作用机制。结果:临床研究:(1)症状疗效方面: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为96.67%,无差异,但愈显率上加味生胃方组为90.00%,生胃方组为70.00%,两组存在较大差异。(2)胃镜疗效方面:加味生胃方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生胃方组为66.67%(P<0.05)。(3)病理疗效方面:加味生胃方组与生胃方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显率分别为73.33%和40.00%,差异显著(P<0.05)。动物实验:经过造模后给药治疗,生胃方、水蛭、加味生胃方三组均对胃黏膜萎缩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尤以加味生胃方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P<0.05)。而且,三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免疫功能均一定的提高作用,但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生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在生胃方中加入水蛭后,对患者临床症状和胃镜下疗效均有显著升高,病理组织学疗效方面,尤其逆转腺体萎缩和减轻慢性炎症程度方面有较显著的提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