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诸多困惑与问题,不断地加以探索与反思。在初中美术中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综合材料的运用即是难题之一。根据笔者的研究,综合材料在初中美术中的运用还存在诸多问题。按照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的要求,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究及实验,可以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1]综合材料的运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可以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如何发掘材料的特性,探索其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应用策略?在当前的教学方法中,主题式教学是被认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主题如何设定;根据主题学生如何收集与选择材料;如何依据主题灵活运用与表现材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如何利用材料塑造形体以及如何评价美术作业。同时,作为美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收集、选择乃至运用材料,从而创造表现中学生自我个性特点的美术作品,都是当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些正是本研究的着力之处。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笔者所在的儋州市第五中学美术综合材料在“造型·表现”领域中的运用进行探究。本研究主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美术学的角度,分析了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综合材料的内涵、意义、运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深入探究综合材料对学生的意义、运用策略等。具体来说,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相关研究理论基础,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课题研究的缘起、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综合材料探究对学生的意义,主要从以下几点加以阐释:综合材料使学生视野更开阔,思维更灵活;选择材料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和个性;综合材料的利用更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材料制作有利于学生体现团队精神等。第三部分为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运用策略,也即本文的重点。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索了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利用综合材料的有效策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主题收集与选择材料(设定主题来收集材料、因地制宜的选择材料。根据教材设定主题,围绕主题收集与选择材料,以保证材料收集与选择的目的性。因地制宜的收集材料基于地方性特色,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二是依据主题灵活运用和表现材料(保留原始形态、打破原始形态、成品材料与新材料相结合等。其中,特别注重学生在运用材料的过程中,会出现材料不足、不合适等情形,从而会二次或三次收集与选择材料,而这恰恰更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对材料特性最直接的感知)、塑造形体由易到难(本策略基于学生的发展特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从简单几何形体着手、对于基础中等学生可从模仿作品入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多种形体相结合塑造新形体)、采用多主体与多维度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多样性、点评作业“层次化”、多维度评价注重综合性与整体性)。第四部分则结合实际教学,对综合材料在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运用策略探究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以验证和反思以上策略的有效性和问题。从而探索更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更理想化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