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Al-Cu-Mg合金由于低密度、良好的强度与成型工艺性,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建筑与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铝合金强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稀土元素Sc是改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Cu-Mg合金由于低密度、良好的强度与成型工艺性,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建筑与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铝合金强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稀土元素Sc是改善Al合金组织进而提高合金性能最为有效的微合金化元素,但是其高成本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本文采用复合添加Sc、Zr,研究Sc/Zr比对Al-Cu-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以期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材料性能的目的。本文选用Al-Cu-Mg合金,通过均匀化处理、轧制变形、固溶处理与时效处理,研究不同Sc+Zr添加量对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硬度达到峰值的时效状态下,研究了晶界析出相成分、晶间腐蚀、极化曲线、腐蚀前后拉伸性能损失率与晶间腐蚀截面形貌演变过程,探讨Sc+Zr添加量对Al-Cu-Mg合金组织、力学性能与腐蚀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Sc、Zr的作用机理;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研究了双级均匀化与预变形对含0.1wt.%Sc与0.2wt.%Zr的Al-Cu-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探明了合金的强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c、Zr复合微合金化可以消除铸态合金中的枝晶组织、细化晶粒、抑制再结晶,提高合金的拉伸性能。添加0.1wt.%Sc与0.2wt.%Zr后,Al-Cu-Mg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进行双级均匀化处理,轧制变形、固溶处理、30%预变形与峰时效处理,使Al-4.0Cu-2.0Mg-0.1Sc-0.2Zr(wt.%)合金获得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达588MPa,屈服强度560MPa,延伸率9.6%,屈强比达0.95。相比于进行单级均匀化处理与无预变形的相同状态合金,抗拉强度提高了34.9%,屈服强度提高了67.7%,屈强比由0.76提高至0.95。微量添加Sc、Zr可以使合金晶界析出相呈现断续分布、晶界析出相中Mg含量与Mg/Cu比提高,合金的晶间腐蚀截面形貌由原来表面腐蚀孔较小,内部腐蚀严重的“底切型”转变为“椭圆型”,从而提高合金的耐蚀性能,添加0.2wt.%Sc+0.4wt.%Zr时合金的耐蚀性能提高显著。
其他文献
汝南县辖14个乡镇3个街道办,总人口83.3万人,耕地面积9.27万hm2,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传统的蔬菜生产县。蔬菜是汝南县的支柱产业,常年种植面积2.53万hm2,其中设施蔬菜
11月1日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省民宗委、北京民族文化宫承办的"美丽中国·和谐家园"系列展之"大美青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成就展"在北京民族
摘要:本文将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引入对跨国公司强强联合发展的研究,提出了跨国公司在竞争中会不可避免地处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之观点,建立并分析了企业合作经营的对策模型,用库恩——塔克条件求解,得出了跨国公司在必要时的联合经营的纳什均衡解。 关键词:跨国公司;合作;博弈论 一、博弈论被引入产业经济学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
吃了新鲜果蔬后,是否觉得嘴巴又麻又痒?那你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过敏的表现。近期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撰文指出,在美国,数以万计的人患有口腔变态反应综合征,即在吃桃子、李
摘要:就客运专线兴建后,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物流、信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京津冀经济圈内部的流动进行了分析论证,探讨了各生产要素的流动趋势以及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客运专线的兴建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京津冀经济圈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京津的扩张效应和河北的收缩效应。 关键词:客运专线;京津冀经济圈;生产要素流动 中图分类号: U293.1 文献标识码:A 客运专线的兴建将在
大理石废渣的大量堆放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还会产生环境污染,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本文以大理石抛光废渣为原料,HNO_3作溶剂,通过对HNO_3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反应条件的调控,制备了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碳酸钙粉体,并对反应废液进行了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以纳米碳酸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Ca(NO_3)_2废液为钙源,加入Na_2SiO_3溶液制备了含硅酸钙的液体无氯水泥混凝土晶种型早强剂。同时将不
目的: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8月1日至2014年8月1日在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40例乳腺癌患者
目的研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酶)在正常人和肝炎患者的水平及治疗前后的变化,同时探讨UGT1A1酶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83例受试者分为三组,无肝炎正常
目的研究全面发育迟缓/智力障碍(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intellectual disability,GDD/ID)的分子遗传学病因特点,探讨基因检测在诊断GDD/I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医学科230例GDD/ID患儿临床资料,同时采集患儿及父母的外周血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及致病性分析。结果在2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