氙灯模拟太阳光照条件下玻璃幕墙眩光污染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中期,联合国大厦与纽约利华大厦开始使用玻璃作为一种特殊的外墙材料,玻璃幕墙就此时兴起来。我国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表面也是以不规则几何图案的玻璃幕墙组成,视觉冲击力巨大。玻璃幕墙不仅有自重轻,施工便利的优点,其反光性能更能使建筑与周围风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美观程度不必言说。玻璃这种材料本身就拥有浓浓的现代感,虚的窗,实的墙,无数建筑师们为这一虚一实做出文章。与此同时,玻璃幕墙的光污染隐患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眩光污染,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作息,亟待解决。国外对光污染的研究开始较早,夜天空发亮、视觉疲劳、道路照明等等,发展出多样的研究手段。国内起步较晚,对于光污染方面的探讨并不多见,在眩光污染领域内,大多是讨论其危害、成因、治理等,缺少一些定量的研究。现今玻璃幕墙眩光的监测方法,主要是进行定时定点的观察测量,无法避免的是周围环境有许多不可控的变化,难以得到准确的结论。本研究则是在实验室内进行模拟,场地环境得以保持不变,排除大多数影响,减低干扰因素,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为研究建筑玻璃幕墙的眩光污染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手段和方法。本研究以玻璃幕墙的反射眩光污染为对象,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眩光污染的探索进展,监测手段和分析系统,以长弧氙灯模拟太阳光源,Low-E玻璃样片模拟眩光光源,在实验室环境下改变玻璃可见光反射率、氙灯位置以及偏移角度,并使用辉度计作为测量工具,以此得到亮度值数据,通过Stata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讨论玻璃幕墙反射眩光污染的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国内外光污染的研究进展,光污染的危害、分类和监测手段等,并整理了不同眩光污染的评价方法。(2)选择模拟玻璃幕墙的样品以及模拟太阳光源的长弧氙灯型号,确定合适的评价方法,根据实验室环境调整物理参数,用预实验确定详细的中心距离位置。(3)设计正式实验方法,搭建组合架模型,以辉度计、角度尺为度量工具,得到不同位置的亮度。(4)讨论不同可见光反射率、不同季节、不同偏移角度、不同观察角下GR眩光值及眩光影响的分布情况,探究其规律。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Low-E玻璃的可见光反射率值对GR眩光值呈正相关性,偏移角度大小对GR眩光值呈负相关性。在偏移角度相同的情况下,可见光反射率越大,测得的眩光亮度值越大,GR值眩光系统中的眩光值也随之增大,对应得到的眩光影响越严重。(2)季节对GR眩光值、眩光影响效果存在一定的规律。平均来说,当可见光反射率和偏移角度都相同的条件下,夏季时期的GR眩光值达到最高,冬季时期的GR眩光值普遍低于其他季节。(3)观察角与反射眩光亮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偏移5°和10°时,都呈现出1%显著性水平,反射出的眩光亮度越大,得到的眩光影响也更强烈。
其他文献
雷达作为一种传感器,其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与环境和目标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仅利用雷达回波中携带的目标和环境信息及一成不变的信号处理方式很难得到良好
采用美国能源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的暴露量化方法和美国环保局健康风险评估手册的风险表征方法,评估了沈阳市铁西区老工业搬迁区土壤中15种多环芳烃对户外劳作者的健康风险。
信号检测是信号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早期的信号检测理论主要针对单通道数据。随着科技的发展,信号检测所要处理的数据通常以多通道形式呈现,例如相控阵天线的应用使雷达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