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苯乙烯废气的基础应用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ngj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苯乙烯废气为研究对象,对生物膜填料塔处理低浓度苯乙烯废气的净化性能、相关的动力学模型验证以及填料塔内微生物菌种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采用本项目研究组开发的微生物菌种挂膜接种的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的苯乙烯废气是可行的,苯乙烯去除率可达到95%左右。 (2)进口气体浓度、气体流量、循环液流量等因素对苯乙烯去除率影响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流量对苯乙烯去除率的影响最大,当气体流量从0.2m~3/h增加到0.6m~3/h时,苯乙烯去除率由99.46%下降到69.73%。进口气体浓度对苯乙烯去除率的影响较大,当苯乙烯进口气体浓度为1000mg/m~3以内时,苯乙烯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 (3)动力学模型应用验证研究表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吸附—生物膜”理论的动力学模型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苯乙烯废气也同样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采用该模型计算的出口气体浓度、去除率和生化去除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较为接近,两者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R=0.97、R=0.99。 (4)采用本课题组研究驯化的微生物菌种(梭形芽孢杆菌:Bacillus fusiformis),通过对低浓度苯乙烯废气净化研究结果表明:该微生物菌种,对苯乙烯废气有良好的生物降解净化作用。同比于国内外一些研究应用处理苯乙烯废气的细菌以及真菌等,该菌种的处理效果较优。这一研究结果将对国内外的同类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对于塑胶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气量低浓度的苯乙烯(100~800mg/m~3)废气,采用生物膜填料塔系统净化处理是可行的。经进一步研究和试验完善后,本研究成果有望实现工业应用。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主要染料生产国,在染料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排放量已达到1.57亿吨/年,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染料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色度高、无机盐含量高、成分复杂、
文章通过概述"互联网+"与数据素养的概念与内涵,重点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需求与特征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以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如培训、讲座等为主要方
当前我国重大装备制造、运输企业日益增长的大件运输需要,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审批服务、安全监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本文针对以上矛盾,提出了深化大件运
目的建立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体外培养及其超微结构研究方法,为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RPE细胞进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对RPE细胞
对DVB-S中IP数据的封装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了已形成规范的多协议封装(MPE)和单向轻量级封装(ULE),并对这两种封装协议的性能进行详细的比较,结果表明,ULE较MPE更加简单与高
在NaOH底液中 ,β 环糊精能够产生灵敏切口 ,且该切口深度随苯巴比妥 β 环糊精包结物量的增加而变浅。根据 β 环糊精的示波特性 ,建立了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间接测定
《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是儒家的三部主要经书,它们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伦理观念及文化传统影响甚巨。自汉以来,研究《三礼》的文献,代而有之,至清朝达到极盛。本
构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育教学体系是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新途径。构建这一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要构建起科学、合
从本期起 ,特请世界文化史专家、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原副校长庄锡昌教授开设“世界文化史讲座”专栏 ,以飨广大读者。 Starting from this issue, experts from the world
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10多年来,我们在推行科技教育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科技教育活动,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