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媒介传播大繁荣,中产阶级崛起,城市消费能力普遍提升,消费文化广泛渗透.....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以提供城市生活类资讯,展现城市文化景观,推动城市新文化力量发展的城市生活类杂志应运而生。其中,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主办的《城市画报》杂志最具有代表性。创刊于1999年的《城市画报》将受众定位于渐渐成长为城市中坚力量的城市年轻人,尤其是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小资阶层。杂志历经三次改版,从初期的单纯提供城市生活娱乐消费资讯到发掘新的生活方式、传播新的生活理念,从“新生活的传播者”到“新生活的引领者”,我们可见《城市画报》在考量了读者物质与文化双重需求的前提之下,从消费资讯类杂志的单一定位向着多元化的发展。《城市画报》自创刊以来便致力于对“新生活”概念和意义的构建,这种“新生活”一方面描摹了城市年轻人的新生活面貌,同时也表达了其主体受众——小资阶层的价值诉求。而在2011年,《城市画报》在策划报道了一系列关于“新生活”的专题之后,全新创立了“生活美学”系列专题,杂志意义构建的重心开始向审美化的生活方式转移,杂志对“新生活”的意义增加了“生活美学”的内涵,并逐渐转向以“生活美学”为核心。《城市画报》所指向的生活美学概念并非其原创,而是对现有的生活美学的一种呼应和呈现。这种生活美学是机械时代艺术品可复制的现实与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化兴盛的结果,并反映了小资阶层的审美诉求和反抗。同时,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之下,《城市画报》所构建的生活美学意义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消费文化的特征。杂志所描述的审美化的新生活方式最终以商品或生活方式的消费呈现出来,对杂志受众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起到了诱导的作用。《城市画报》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将生活美学与消费相联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审美化生活理念、审美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多元融合,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发展,但就本质而言,这种生活美学只是消费主义文化的美丽外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以生活美学为基础的、《城市画报》所构建的“新生活”,在当下仍只是一种乌托邦的审美理想。